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是“日本马克思主义”还是“日本新马克思主义”?(上)-- 关于日本马克思主义学术定位的对话
作者:haowj   日期2010-03-29 16:23: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近年来,随着广松涉和望月清司等日本马克思主义学者著作的翻译出版,如何界定他们的学术成果,或者进一步说,“日本马克思主义”能否在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像“西方马克思主义”那样,构成一个独立的学术范畴正逐渐成为一个问题。日前,南京大学张一兵教授与清华大学韩立新教授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一场学术对话。

  张一兵:这里,我想跟立新就日本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定位问题进行一下“PK”。首先,我要声明的是,自己跟立新有着共同的目的,这就是想向中国学术界,主要是向国外马克思主义学界推荐一个新的学术前沿领域。但是,我们两个人对这一领域的命名并不一样,立新把它称为“日本马克思主义”,而我则把它界定为“日本新马克思主义”。

  我有“日本新马克思主义”这个想法是在2009年年初,即我开始正式系统研究“广松哲学”的时候。我发现,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出现了以广松涉、望月清司和平田清明等人为代表的一个新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群体,与传统的、以日共为中心的,同时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一批学者——这批人主要是由一桥大学的学者和东北大学的正在从事MEGA手稿研究和编辑工作的学者组成——不同,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都是从原始文献出发的。

  广松自不必说,望月不仅懂德文,而且法文和英文也都非常好,他曾给我看过一个他给博士研究生开设Seminar研讨课的教案,是有关《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版与法文版的对比研究。平田也是一名精通外语的专家,南京大学出版社去年购买了他的《市民社会与社会主义》(1969年)一书的版权,这本书与立新翻译的那本望月的《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齐名,该书中就包含了许多对马克思主义的英法德三种语言概念的分析,很见功夫。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