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潘启雯 通讯员戴永)3月18日,《2009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出炉。《报告》对去年国内网络舆情热点事件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网络热点事件日益增多,呈波浪式起伏状态,社会影响不断增强。
据了解,这份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子课题“网络舆情指数体系(IRI)”的报告,由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艾利艾咨询机构撰写。
《报告》对2009年网络热点事件透视发现,在国家大事件中,舆论态度以正面评价为主;经济类话题容易成网络媒体兴奋点;反腐倡廉诉求成为网民重要呼声,网民在一定程度上分享了反腐维权的话语权;论坛、博客消息往往能引发轰动性效果,应对网络舆情的不同态度带来的结果也会迥异。
《报告》对2009年网络热点事件中的行政执法机关公信力分析称,媒体以及公众越来越倾向于给网络曝光的事件“贴标签”,“发烧死”、“躲猫猫”等都是类似情形。
《报告》重点分析了网民的关注结构。针对天涯论坛、人民网强国论坛、搜狐社区、中华网论坛、新华网发展论坛等网络社区2009年前9个月相关板块的发帖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发现,在网民点击结构中,财经与国际分列第一、第二位;而在网民发帖结构中,国际趋于第二位,财经居于第五位。
《报告》除了对当下网络舆情特点以及出现的可喜变化进行分析外,还梳理了2009年网络舆情的主要问题,包括恶炒、低俗、失控、情绪化等。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