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生活因你而有了目标
作者:haowj   日期2010-03-30 16:08: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Overseas Chinese〉〉

  1992年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后不久,又制定了《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国际收养正式开始。据统计,美国是收养中国儿童最多的国家。这些美国父母不远万里来中国领养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而这些孩子从此进入了一个跨越种族、血缘,超越原来命运轨迹的新家。本报记者小乐采访了这些美国家庭的父母和被收养的孩子们,从本期开始在天下版的“华人”栏目将陆续刊登这些文章。本次接受采访的是Pam Segal和Gary Segal夫妇。Gary现为某机构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发展部高级主任。

  生活因你而有了目标

  在法语中有一个很好的词“Raison d’être”,意思是指生活和存在的理由。对我们而言,Shaila就是我们的“Raison d’être”,她使我们的生活有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

  记者:请问你们为何选择收养孩子?当初怎么想到要来中国收养孩子?

  Segal:由于Pam自己从未生育,对她而言,这是她一生中最大的遗憾,而只有孩子,才能弥补她这个遗憾,因此我们决定要领养一个孩子。对此,我们的家人和朋友并不怎么支持。由于Gary早已当爷爷了——他的3个女儿已经长大成人,孙儿都有3个了,周围很多朋友都劝我们,甚至有人认为像我们这样的年龄(当时Gary53岁,Pam44岁)再要承担抚养一个孩子的责任,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但我们收养孩子的决心很大。

  一开始我们是打算在美国收养一个孩子的。然而,不久后我们发现其过程极为繁冗。恰巧我们的一位朋友正从中国收养孩子,她建议我们试试收养一位中国孩子。我们就听从了她的建议,而且发现中国国际收养程序十分友好、考虑得也比较周到。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