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虽然并未处于金融危机的“震中”,但地震引发的“海啸”,却让日本遭受了金融危机后续效应的严重打击,而在其他国家均已出现较强复苏迹象时,日本仍然步履蹒跚。
自2009年初以来,日本经济似乎已经走出了低谷,GDP呈增长之势。日本政府甚至预估2010财年,日本的实际GDP能够上升1.4%。然而当地时间3月11日上午8点50分,日本总务省统计局发布了国内生产总值的第二次速报值。数据显示,2009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同比萎缩5.2%,而之前的初值是萎缩5.0%。全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从4749240亿日元下调为4742188亿日元,同比名义下降6.1%,实际降幅从5.0%下调为5.2%,降幅创二战以来新低。更为重要的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日本经济陷入了最低谷,即便有所增长,也是在2008年同期低水平之上的增长,并不能说明日本经济已经走出了低谷、进入“稳定景气上升期”。日本经济为什么会在金融危机中遭受到如此打击?这么一个庞大的经济体,又为什么增长如此乏力?
2008年9月雷曼兄弟的破产,标志着金融危机正式开始席卷全世界。当时,日本经济界对本国经济的展望还是非常乐观的,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日本的银行在摆脱经济泡沫崩溃造成的不良债权困扰之后,并没有在世界上大肆扩展势力,而行事较为保守的日本商业银行,也未持有过多的次债相关证券,“日本完全可以置身于这次危机之外”。野村证券甚至“乘火打劫”,收购了雷曼在亚太地区的业务,将美国公司的人才全部收罗于麾下,展现出乘乱扩张的野心。
然而,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之大、扩展速度之快,让日本经济界措手不及。随着美国市场的急剧萎缩,丰田、索尼等大型跨国公司相继出现巨额赤字,而随着美元的疲软,日元急剧升值,又让日本的出口企业雪上加霜。日本经济虽然并未处于金融危机的“震中”,但地震引发的“海啸”,却让日本遭受了金融危机后续效应的严重打击,而在其他国家均已出现较强复苏迹象时,日本仍然步履蹒跚。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