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域景观是指经济地域所有空间范围,或者说是经济地域格局的空间结构和外观形态。包括经济地域内各种组成要素的结构组成及外观形态,是具有明显形态特征(视觉特性)与功能联系的地域综合体。作为一般意义上的景观构成要素,斑块、廊道和基质在经济地域上则更多地体现为核心、外围和网络。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经济形态的影响,会在经济地域上表现出来,从而使区域的核心、外围与网络获得新的诠释。
核心的知识化、离散化与小型化
首先,在知识经济社会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智力、知识、信息等无形资产的生产和投入。以知识产业作为主要产业部门的城市,必将成为领导地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增长极。
其次,生产的空间集中,是工业化大生产发展的基本要求,传统工业强调规模经济,是一种功能聚集,强调企业的大型化。但是,知识经济时代证明企业并不是“越大越好”,规模经济的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所具有的空间灵活性、服务全球化、市场分散化,需要产业布局改变以往的集中状,使城市这一产业布局的载体向着离散化的方向发展。
最后,知识经济时代使核心呈小型化趋势。一方面,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局面将逐步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高科技产业。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程度低、环境质量好,适宜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网络高度发达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此外,高速公路网和汽车客货运输以及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也使得核心城市的小型化发展和离散化布局成为可能。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