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关系、嵌入与通道的内在逻辑 
作者:haowj   日期2010-03-29 16:37: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构建中,经济地理学通过多样化的研究视角来丰富和展现自己的学科特色,拓展自己的研究范围和领域,而这些多样化的研究视角则往往来自于经济地理学所需倚重的一些核心概念。这些概念在新近的经济地理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革命性意义,并促成了为数众多的思维视角和理论流派,打开了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繁荣局面。然而各种“概念”相互交织,难免模糊和混淆了人们的视野,因而需要进一步厘清和辨析经济地理学所常用的这些核心概念。

  “通道”——未被明确的“概念”

  在创新经济地理研究中,尽管“通道”很少作为一个明确概念被提出来,但迄今人们对“通道”的重视由来已久,如“丝绸之路”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亦如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与“地理大发现”,再如知识经济社会背景下“互联网通道”或“虚拟通道”促进了创新要素的各种组合。一个区域的快速发展也往往得益于宏观技术通道条件的大幅改善。

  一方面,“通道”被视为实现技术学习创新的一个关键因子,也是实现创新价值的载体、媒介和纽带。但另一方面,“通道”并没有真正成为相关理论关注的核心。基于此,“通道”概念需要实现“关系范式”、“学习范式”和“演化范式”的有机融合与理论创新。在新近提出的高层次综合性理论——“学习场”理论基础上,笔者把“通道”定义为基于地理接近、关系接近与制度接近的经济、社会、制度、文化等联结关系/纽带。按照这一定义,我们需要重新理解“通道”与经济地理学所强调的“关系”、“嵌入”等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