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作为关乎性情的宗教性哲学的儒学
作者:haowj   日期2010-03-24 20:27: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凡是宗教,都有宗教性。但有宗教性的,却未必都是宗教。儒学不是一种宗教,因为作为宗教基本构成的教义、仪轨和神祇崇拜在儒学内部并不同时具备。但儒学先天地具有一种宗教性。如果从哲学内容的基本性质上看,儒学不仅是通常所说的道德哲学,而且还应该是有关性情的宗教性哲学。“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之“教”不是唯一的“文”(相当于西方认识论哲学的“知”),而且涉及实践性的“行”(道德哲学)、人格化的“忠”和带有感性心理本体倾向的“信”(性情形而上学)。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里的“道”,不是知性真理的认识论,而毋宁与人的生命存在、意义世界、终极关怀息息相关。

  儒学的宗教性直接来源于自省与笃敬,具有情感的源发性和本真性。孔子的命,董仲舒的天,宋明儒学中的诚、敬,实际上都是人心的终极信念。儒学不是一种宗教,但贯穿于其实践活动中的基本性情与宗教经验中存在的宗教情感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包括学习、修行、为政、居处、祭祀、追求境界等内容的儒学工夫,不只是道德论层面上的或具有伦理性质的纯粹行为,还隐含着更为深刻的、追寻无限存在者的意义。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