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范仲淹忧乐观的千古名言。范仲淹的忧乐观是他为人、为长、为官、为政,人生观、世界观、幸福观、苦乐观、地位观、权力观等处世理念的集中体现。笔者权且从忧己、忧家、忧民、忧国四个视角窥斑见豹。
忧己——拜相行医苦为乐
远大理想、宏伟目标、刻苦精神、科学态度是人生奋斗四要件。范仲淹忧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理想远大、目标明确。范仲淹早在南京应天书院读书时便立下“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抱负,坚定了“慨然有志于天下”的人生信念。表明“同气相求,将益润身之德”,“见利而让,必扬洁己之廉”的理想追求。二是劳筋累骨以苦求进。他在山东淄州长山醴泉寺读书时,常以粥度日。23岁到应天府书院读书,省试未中,复读时“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他在《睢阳学舍书怀》诗言志“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销,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抒发自己学颜回箪食瓢饮苦为乐,伯牙终遇钟子期的追求,后考中进士。三是为官清廉严于律己。范仲淹到安徽广德做官时,养家赡母,日子清贫,离任时身无长物,卖住宅以凑行资。他每晚必“自计一日食饮奉养之费及所为之事,果自奉之费与所为之事相称,则鼾鼻熟寐,或不然,则终夕不能安眠,明日必求所以称之者”。知越州时,把官署凉堂命名为“清白堂”,清廉自励,身体力行。他清心寡欲,至死对朝廷“无所求!”钱公辅叹其“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殓,子无以为丧”。欧阳修赞其:“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后人颂其“大忠伟节,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于来者”。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