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2010年初、农历庚寅虎年来临之际,社会上再次流传所谓“虎年无立春”而颇不吉利之说,一些准新人更因担心今年或为“寡妇年”而把婚期提前或推迟,遗憾的是其中还不乏高学历者。为了阐明此乃无稽之谈,我们得从时间和历法说起。
时间的含义和定义
什么是时间?这似乎很难下一个简单、通俗而又确切的定义。但不管怎么说,时间可有两层含义:一是给出某一瞬刻在时光流程中的位置,比如“现在是公元2010年3月1日下午3时15分”,这是时刻的概念;二是量度两个瞬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即时间间隔,如“报告长30分钟”。第一层含义的本质在于选定一个量度时间流程的起始点,第二层含义则涉及人类在地球环境中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
地球自转是造成昼夜交替的原因,自转一周所经历的时间就是1天(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1年,这是四季变化的周期,天文学上称为回归年,1回归年= 365.2422日,就是说1年内地球自转了365.2422圈。为方便日常生活和工作(比如发工资),又引入了“月”的概念,这是月球绕地球公转运动的周期,天文学上称为朔望月,1朔望月=29.5603日,它反映了月球圆缺变化(月相)的周期。可见,地球和月球的运动规律构成了时间间隔计量单位的自然基础。
然而,以地球和月球的公转周期定义的年和月都不是日的整数倍,不能简单地用来安排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回归年长度和朔望月长度是无法更动的,但日子总得一天一天过,不可能隔365.2422天换一个年份,或者每29.5603天换一个月。如何合理地处理好这一矛盾,便是历法所要解决的问题。历法中的年和月称为历年和历月,它们都是日的整数倍,但可以不是常数。就是说,不同历年中的月数或日数可以略有不同,不同历月中的日数也可以不完全相同,但长时期内历年的平均长度必须等于回归年,历月的长度应尽可能接近朔望月。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