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人类要生存和繁衍,必须适应这个充满未知和不确定性的世界。在复杂和不确定环境下的适应行为,背后的心理和生物学机制,是行为科学研究者需要回答的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本期《中国社会科学报》心理学版探讨了小概率高风险事件对判断与决策的影响、汶川地震后的“心理台风眼”效应、风险规避和后悔规避与风险决策之间的关系、过分自信与跨文化差异等问题。
究竟什么可以阻止人们冒险?是害怕风险还是害怕后悔?在现实生活中,各国都有无数流传至今的谚语、成语分别佐证上述两种观点。如“前怕狼,后怕虎”,“The cat would eat fish and would not wet her feet”常被用以描述人们怕冒风险而难于决断;而“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事后追悔不如事前稳妥”,“It is better to be safe than sorry”等,常常被人们用以自我规劝或规劝他人在决策前要三思,以免事后后悔。有趣的是,该问题也是风险决策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课题之一。长期以来,研究者们对此也一直各持己见。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