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在《山海经》中出现的场次很少,仅见于《海内经》的两段。一是“有九丘,以水络之……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木属,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皞爰过,黄帝所为”。一是“西南有巴国。大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这位大皞,郭璞、吴任臣、郝懿行等学者都释为伏羲。在今天民间神话传说中,太昊伏羲仍是一体的,如淮阳太昊陵就称为太昊伏羲陵。中原地区的伏羲神话群集中在豫东、豫东南一带,其中以淮阳的伏羲神庙的影响为最大:在这片土地上形成了甘肃天水和陕西宝鸡等地所无法相比的一个规模庞大、仪式浩繁的神话群,最典型的就是每年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的淮阳太昊伏羲陵会。伏羲信仰与《山海经》神话联系最为紧密的是庙会上的神兽和祭木。
庙会上的神兽被俗称为皮老虎、泥泥狗、小叫吹,如五颜六色的老虎,有的是用红布或黄布缝制的,眼睛、嘴或用布缀成轮廓,或用彩墨绘出,有的是用皮做成的,有的则是用布料和牛皮纸做成的。这些虎可用来做儿童的玩具,也可以用来观赏,而更重要的用途在于镇邪。其源头我们可以追溯到《山海经》中的一些神话内容。如西王母形象在《西次三经》和《大荒西经》中都以“虎齿”而名,“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在《大荒东经》中,有许多以“虎”为图腾的部族,如说有神人名曰天吴“八首人面,虎身十尾”。《海内北经》中有“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从首始”,“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采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吾,乘之日行千里”。在《海内西经》中,昆仑神山的守护者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远古人民对虎的迅猛、威严、勇敢有力的性格尊崇。虎崇拜事实上就是图腾崇拜,它在民间文化中的广泛出现,我们可以从《山海经》中找到本原。应该说,民间文化中以虎镇邪、驱邪的意义即源于《山海经》中的内容。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