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双版纳,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按照传统,傣族男童到了七八岁以后,要出家到佛寺中过一段僧侣生活。由于正处于入学适龄阶段,成为僧侣的男童也必须进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因此出现了和尚披着袈裟进校园的独特现象,这些特殊的傣族男童被称做“傣族和尚生”。
2000年,M镇中学开始了一项民族教育的新尝试,开办“和尚班”,即把学校里的所有和尚生集中在一个班。一是因为州里有些民族学校已经开办了这样的班级,针对和尚生的特殊性另行安排教学,有一定的办学经验可学;二是因为当时教师认为和尚生最难管,普遍“行为习惯差,爱捣乱,不爱学习”,对班上其他同学影响很大,如果单独集中起来可以“保护”其他学生;三是和尚班的开办也可以作为学校的特色教育项目,是宣传学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年9月开学,和尚班一共有68名和尚生,学校为班级配备了一位年轻有为的傣族男教师当班主任。可是只坚持了两年,学校就不得不解散和尚班。
学生问题:“他们就是不学,闹得慌”
和尚生是全校学习成绩最差的一个群体。“他们素质比较低,汉话不会讲,基础特别差,很多(同学)到了和尚班,除了会写自己名字外什么都不会”,时任班主任这样说。因此,学校对他们的学习并没有什么要求,教师也无法按照国家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只能修改课程,希望在能让学生理解的范围内教学。
当时班上的物理教师,是一个刚毕业分配进来的女教师,她说:“我刚来就听一些老师说,只要一走进教室,就会听见和尚喊:‘要出去打篮球!’我想应该严厉点,否则就会受他们欺负。我讲课都是非常简单的内容,讲完课后,还剩一些时间,就想多了解他们。他们不是喜欢打篮球、踢足球吗?我就和他们聊这些,可我又发现他们对这些根本没有什么概念,不是说喜欢篮球就知道NBA、王治郅,喜欢足球就知道世界杯,他们就是不学,闹得慌,一会儿跳到这里,一会儿坐在那里,穿着袈裟黄黄的一片,你根本分不清谁是谁。”因为难以维持课堂秩序,常常有教师被气哭的例子。
摸索对策:“我是他们的第三个父母”
对于和尚班的学生,重点不在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而是如何进行常规管理,减少学生流失、防止赌博等违反校规的行为。班主任是本地傣族,这种身份具有几个好处:和尚生普遍汉语不好,如此,教师和学生之间在语言沟通上就没有了障碍;因为老师是傣族,熟知当地的习俗和信仰,更懂得如何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管理。班主任尽管拥有了这些身份上的便利,在如何维护学校管理规定上仍然绞尽脑汁。由于和尚在傣族心目中的神圣性,世俗的人没有管教的权力,学校不少教师尤其是女教师在面对和尚生违纪时,因为担心落下“不尊重当地宗教信仰”的罪名,而颇有些无可奈何。
班主任既是国家教师,也是傣族群众,他找到了为自己“赋权”的方法。“当时管这个和尚班相当头痛。我是摸索着走的,我管他们,也要顾及宗教的礼俗。我把管我们全州和尚的主事请过来,在开学时开个会,让佛寺的大佛爷来教育小和尚,必须尊重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因为这是第三个父母。第一个是生身父母,第二个是干爹干妈,第三个是班主任。既然是父母,如果他们不听话,违反佛教戒律,就可以打可以骂,不违反宗教。这样,他们就比较怕我。”班主任作为一个傣族知识分子,在处理两种文化系统间的关系上具有外族人不可替代的优势。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