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的可喜一步
作者:haowj   日期2010-03-15 10:40: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从2009年1月7日到2月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向社会各界开展了第一轮公开征求意见工作。现在《规划纲要》的征求意见文本终于面世,并于2010年2月28日至3月28日,再次正式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规划纲要》的制定是教育界乃至中华民族的一件大事,是一件在当代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当代中国教育正在走向一个“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新时期。这次征求意见以及《规划纲要》的最终形成,不仅关系到未来十年中国教育的发展路向,也关系到未来十年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速度和高度。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教育事关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振兴。通过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规划纲要》具备了最为宽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因而也就使《规划纲要》有可能体现出各个阶层、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教育需求,从而使中国教育的决策,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来自各个阶层人们的心愿和呼声,具有前所未有的人民性。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只有这样做,才能使我国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期的教育发展更加符合中国的国情,教育决策也才能够更加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因此,每一个具有责任意识的公民都应当积极参与到意见征求活动中来,献言献策,为教育决策和《规划纲要》的制定提供现实依据。

  《规划纲要》充分考虑到了未来十年中国教育发展的时代特征。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下,现代国家间各个层面和领域的竞争归根结底都要体现在国家间教育的竞争上。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的今天,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深入、彻底,关起门来办教育肯定不会有真正的发展,后果也是不可想象的。因而,除了在借鉴国外教育有益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充分调动海外华人和华侨的爱国热情,倾听他们对于国家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见解和建议。这样形成的《规划纲要》才能顺应当前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规划纲要》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无疑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