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保护“非遗”:守望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作者:haowj   日期2010-03-15 10:10: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吕莎 张微

  2月27日,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内掌声迭起,“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的首场演出“多彩民族——综合专场”正在这里火热上演。清新雅正的承德清音会、彩带翻飞的朝鲜族农乐舞、浑厚经典的英雄史诗《玛纳斯》……独具韵味的节目使在场观众叫好连连。

  此次调演活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活动历时一个月,汇聚了20余个少数民族,近20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近2000名少数民族同胞,尽显“非遗”风采。

  “新中国成立以来,组织过几次少数民族调演,但这是第一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这次调演的根本目的是在全国保护‘非遗’的大环境下推动其走向纵深,我们想通过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展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同时彰显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迫切性。”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告诉记者。

  传承民间文化迫在眉睫

  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一些珍贵的文化种类正濒临消失。“即使如丽江这样有‘三个世界遗产地’桂冠的地方,本地文化也不断地消融在由外来文化、游客和新移民带来的‘时尚文化’潮流中。时间久了,丽江、大理等文化名城的文化个性将逐渐衰落,落入文化上‘千城一面’的结局。”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福泉对文化遗产的未来充满忧虑。

  各地民间文化普遍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状况。几年前的一项数据显示,云南省无文字民族的优秀民间艺人仅存500多人,且年龄老化现象严重。杨福泉介绍说,过去的20年里,一批纳西东巴大师们为《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的问世和东巴文化获得联合国“记忆遗产名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随着几年前云南最后3个东巴大师的去世,人才青黄不接,导致我国目前与哈佛大学合作翻译的东巴经典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抢救、保护和传承当下中国各民族优秀的民间文化,已经迫在眉睫,否则这些依靠口传心授的文化遗产将永远离我们远去。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