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诺贝尔奖中的女性
作者:haowj   日期2010-03-15 15:17: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论血统,我是阿尔巴尼亚人;论国籍,我是印度人;论信仰,我是天主教修女。至于我的职业,我属于全世界。

  ——修女特蕾莎

  2009年诺贝尔奖大幕虽早已落下,然时值2010年妇女节,回顾此次诺贝尔奖中女性获奖者数创历史纪录,颇有意味。

  女性创历史辉煌

  2009年,一位鲜为人知的欧洲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叫赫塔·米勒,是2009年第四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这令该年成为女性诺贝尔奖折桂数创历史纪录的一年。

  在她之前,美澳双重国籍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美国的卡罗尔·格雷德与杰克·绍斯塔克一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以色列女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其在化学方面的杰出贡献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分享了诺贝尔化学奖。

  2009年获奖的米勒是第12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女性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次数为12次,获诺贝尔医学奖的次数为10次,化学奖有4次,物理学奖有2次。

  女性荣列“最受尊崇”获奖者

  2009年诺贝尔各奖项授奖时,诺贝尔基金会评出诺贝尔奖百多年历史上“最受尊崇”的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是马丁·路德·金、印度修女特蕾莎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马丁·路德·金是美国黑人争取公民权斗争的领导人,非暴力策略的倡导者,黑人组织——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的创始人,他于196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爱因斯坦是理论物理学家,他1905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07年至1916年创建广义相对论、光电效应定律即爱因斯坦定律;1917年预言感应辐射,发展了布朗运动的分子统计理论,创立了玻色爱因斯坦量子统计法;1938年研究宇宙论和统一场论问题。

  而印度修女特蕾莎则曾经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女性,她一生致力于抚慰被社会遗弃者,用她的爱、社会责任感以及女性特有的亲和力,给挣扎于社会底层和生死边缘的人们以安慰。无论是印度教、伊斯兰教还是锡克教,无论是何种种姓的人都是她关爱的对象。她最终在印度赢得了广泛尊重,并于197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如今,由她初创的慈善团在世界各大贫穷角落继续传递她的精神。修女特蕾莎曾说过:“论血统,我是阿尔巴尼亚人;论国籍,我是印度人;论信仰,我是天主教修女。至于我的职业,我属于全世界。”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