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桐 乡 书 院
作者:haowj   日期2010-03-15 14:53: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桐城位于长江北岸,“西北环山,民厚而朴,代有学者;东南滨水,民秀而文,历出闻人”,在明清时期是文化比较发达的地方。吴孟复在《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序中说:“就桐城而言,不仅有一个桐城文派,而且还有一个桐城学派。从方学渐到方以智、钱澄之,在思想史上是颇有地位与影响的。”又说:“桐城文派之外,还有个桐城诗派。”桐城文化的繁荣,与当地重视教育密切相关。据1936年版《桐城志略》记载:“在逊清之初,县境书院有五,曰桐溪书院,曰桐阳书院,曰培文书院,曰毓秀书院,曰天城书院,当时莘莘学子,济济一堂,颇极一时之盛。”其中,值得一提的还有桐乡书院。

  1840年,戴钧衡等人倡议在孔城筹建书院。孔城和枞阳、汤沟、练潭被称为桐城四大古镇。因“今之孔城,即古桐乡”,故称桐乡书院。姚莹在《桐乡书院记》中说:“孔城于近代有南山戴先生……兹乡之人,景仰前哲,将欲振兴文风,乃醵金为书院,名之曰桐乡书院,从其实也。”经过近十年的经营,桐乡书院声名鹊起。1850年,罗惇衍在《桐乡书院记》中高度评价道:“今天下府州厅县,盖莫不有书院矣。课士者,但以时文帖体诗赋,而以经史课者,百不二三见焉。课经史者,又第搜罗笺注,否臧人物,求能与诸生讲明圣贤之道,考镜治乱之本,实践返己之修,以务成明体达用之学,则千不二三见焉。”

  桐乡书院的成功,离不开创办人戴钧衡的贡献。戴钧衡,字存庄,号蓉洲,道光己酉举人。师事方东树,“求之宋五子书以明其理,求之经以裕其学,求之史以广其识,诗文经说,卓然可表见于世”。著有《味经山馆文钞》、《书传补商》,编有《潜虚先生文集》、《望溪全集》等。他在《桐乡书院四议》里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四条办学思想:择山长、祀乡贤、课经学和藏书籍。戴钧衡认为:“训诂、章句、名物、典章者,治经之舟车也;治经而不求得圣人之心,亦何异飘摇转徙于天地哉。”在当时汉学昌盛的背景下,这种见识可以说是颇具特色的。这篇有名的《桐乡书院四议》,后被《皇朝政典类纂》收录。

  1853年,太平军攻占桐城,桐乡书院亦遭兵燹。1867年,桐乡书院恢复建制。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后,桐城的书院也陆续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但桐城没有被落下,早在1902年,吴汝纶创办桐城中学,并撰写了一副楹联“后十百年人才奋兴胚胎于此,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题匾“勉成国器”。1906年,桐乡书院改办桐乡高等小学堂。美学家朱光潜在自传中说:“到十五岁才入‘洋学堂’(高小),当时已能写出大致通顺的文章。在小学只待半年,就升入桐城中学。”此处“洋学堂”,即指桐乡高等小学堂。桐乡书院现仅存朝阳楼和罗惇衍撰《桐乡书院记》碑。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