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是经过长期发展、由历史累积起来的文化体系,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从当代社会意义的角度来看,它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和载体,具有承载与传递传统文明的重要功能。传统节日通过众多具体节俗和时间节点的周而复始来不断强化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对外是文化身份的表现,对内则是文化认同的方式。只有内外的结合一致,才能让一个民族的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彰显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意义。
节日从来都不是空洞的东西,它有丰富的仪式内容,节日的意义正是通过仪式得以体现。中国的节日不是通过文字记录来传承,而是通过仪式活动和身体表达来实现,在仪式中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传统的仪式活动多与信仰和人间伦理观念相联系,仪式活动一方面显示了节日的存在,另一方面也是人们表达情感和愿望的重要方式。人们在观看和参与仪式的解释、操练和表演过程来强化民族记忆和文化认同,所以说仪式也是记忆的一个过程。如果将节日仪式省略,那么节日就成了空洞的东西,跟平常的时间没有区别,仅仅成为一个时间符号。节日之所以为节日,是因为它有所区别于平日的仪式活动。所以我们目前应当重现或复现以往被遗落的有价值的仪式,同时给它们注入新的内容。
有意味的文化需要拥有象征符号,而不是直观的表达,仪式就是节日的象征符号之一。现在很多人认为春节的拜年就是简单的见面打招呼,实则不然,春节的拜年是很有讲究的,从拜天地、拜祖先、拜长辈,再向邻里、朋友一圈一圈地拜过去,这是非常重要的仪式,它将人们和祖先、社会联系起来,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能起到修复与牢固社会关系的作用。受到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和理念的冲击,我们的仪式被省略了很多。随着电子传媒的出现,磕头拜年已经被短信、电话拜年等新方式冲淡。对于新的多种表达方式的出现我们要给予肯定,这是时代的需要,因为无论方式怎么变,其中祝福的内涵没有变,与自然协调和祖先沟通的感情是一样的。传统节日里的仪式活动所表达的情感更为直接、更为强烈,传统节日的仪式活动似乎可以用短信和电话来替代,但事实上这种替代不如面对面的交流来得直接、真切。节日就是给大家平日里难得的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所以提倡大家尽量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通过参与仪式活动来表达思想与情感。如果因为一些因素的限制,无法到达现场,那么无论是用短信还是电话,一定要直接地表达自己的心声,比如亲自编写与对方息息相关的短信内容,让对方感受到真挚的情感,从而让节日变成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
中国正处在跨越式大发展的历史阶段,是传统与现代对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乃至后工业文明转变的特殊时期。因为历史的原因,传统节日文化目前出现了一些断层。面对这一现状,我们要让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下去,应该把握三个关键因素。
首先,象征物不能丢。节日的象征物组成了节日的物质文化系统,它是节日文化的载体。比如春节的年画、春联、灯笼、桃板和桃符,中秋的兔儿爷和月饼,清明团子和七夕巧果。每个节日都有一套很丰富的物质文化系统,象征物不仅有象征层面的意义,还有烘托节日氛围的作用。其次,仪式活动不能省略。像春节的祖先祭祀,清明的扫墓,端午的赛龙舟,中秋的拜月和重阳的登高,这些都是人们情感和愿望的表达,是对先人感恩的体现,是祈福迎吉的方式。最后,我们节日的精神核心不能忘。节日的精神核心决定了节日的发展生命力。在传承文化传统的时候,更要不断地赋予传统以新的解释。精神核心拓展了,节日才会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古代的节日偏重于人与神、人与家族的和谐,偏重家庭的内聚力,在当代我们可以重新强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从而增加社会的凝聚力和团结精神。只有将象征物品、象征仪式和精神核心三者融为一体,我们的传统节日才能在未来得到很好的传承。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