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编 读 往 来
作者:haowj   日期2010-02-04 16:13: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一份“情投意合”的好报纸

  前两周才首次接触到贵报纸,仅就有些版面初步扫描了一番,觉得“情投意合”的文章,就好好品读了一番。此间回味,感觉上佳:既不失识大体之正统意识,又企望涵盖哲学社科诸学科,可谓广纳良言,其情可嘉!其志可勉!

  尤其喜欢贵报的“评论”版,各家言说,兼收并蓄。即便如此,仍然很好地把握了一个核心尺度,始终围绕一个“中心”——建设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主阵地和两个“维度”——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取向,来谋篇布局。这样一来,所发表的文章或评论,既不乏理论深度,渗透出深刻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关怀,又不失现实厚重感,营造成熟理性的现实语境,紧紧扣住当下(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中国社会,关注实实在在的、正在发生和转变中的真实生活,庶几可免于空洞、流俗和肤浅。在这样文章风格的引领下,读者或可逐渐感受一种在理论争鸣与现实议题之间来回自由穿梭的辩证张力,而这样一种必要的紧张,对于提升广大读者的批判力和辨别力,将是很有帮助的。

  (周楚星 北京大学)

  营养、快捷的学术美餐

  相对于期刊杂志撰稿、发表、印刷的漫长周期,《中国社会科学报》为学界带来了更为及时的学术美餐。她的版面个个精彩,又都各有侧重:前两个版面主要介绍国家对于人文社科研究的新政策、学术界的最新动态,第三版深度透析我国社会中的热点问题,第四版是前沿性、预测性的学术探索。

  从报纸的信息量上来说,她如同一位跨越重洋归来的朋友,娓娓讲述了人文社科领域最新动态;从报纸深入浅出的阐述风格来说,她如同一架轻巧便捷的梯子,即使是一个社会科学的门外汉也能在转瞬之间登上庄严的社会科学理论的高楼大厦;从报纸所展示的活力来说,她如同一个高效的孵化器,将那些在普通人看来讳莫如深的人文社科理论快捷有效地转化成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为国家、为人民解决了和解决着一系列难题。

  (尚虎平 厦门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