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国际台)是一家有着68年历史的国际广播机构,从诞生起的单一语种,发展到本世纪初拥有43种对外广播语种的规模,但只是拥有无线而且主要是短波这一种传播方式,手段单一,效果有限,很难承担起新时期对外传播的任务。
2004年,李长春、刘云山等中央领导同志视察国际台时提出,国际台要围绕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声音这一总的目标,通过“两手抓”、“两条腿走路”,一手抓好无线广播,一手抓好互联网的在线广播,尽快建立起现代国际广播体系,形成与中国的国际地位相适应的现代化国际广播体系,在对外宣传上发挥更大的、独特的优势。
2006年12月3日,国际台庆祝台庆65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对国际台工作作出批示,进一步明确要求:积极建设现代国际广播体系,不断提高我国对外广播的质量和水平,努力架起促进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的友谊桥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和谐友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中央关于“构建现代国际广播体系”战略目标的提出,对国际台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标志着从此以后,在新的历史时期,国际台有了明确的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
从2005年起,国际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以“构建现代国际广播体系”为目标的学习、调整,并形成了系列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目前的国际台使用59种语言全天候向世界传播,拥有广播电视和报纸以及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传播手段,包含了从第一媒体到第五媒体的全部形态。五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中国媒体要想真正走出去,必须重点加快实现“三个转变”。
2006年12月3日,刘云山同志在国际台创建65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要求国际台“紧密跟踪世界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快用高新技术装备对外广播的步伐,逐步实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由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转变,由单一媒体向综合媒体转变,由对外广播向国际传播转变,发展成为集无线广播、在线广播和多媒体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媒体,全面提升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据此,国际台制定了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力争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实现由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转变、由单一媒体向综合媒体转变、由对外广播向国际传播转变,并在实现“三个转变”的具体措施上,形成了如下规划。
首先,由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转变。我们将重点以加快在线广播超常规发展、加快推进新媒体发展为方向,大力发展以网络广播 、网络电视、手机广播、手机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业务,积极抢占新媒体技术制高点,同时加大新媒体节目内容的开发与制作,打造全台统一的多媒体资讯平台,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调整节目形态和形式,增强新媒体外宣实效。同时,统筹协调好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的发展,使用和依靠传统媒体资源,利用现代媒体从传统媒体获取信息,分担传统媒体采编成本,并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提升传统媒体。
其次,由单一媒体向综合媒体转变。近年来,我们借鉴世界主要国际广播的发展方向,发挥人才优势,盘活资源,初步形成了涵盖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从第一到第五媒体手段的综合媒体形态,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单一媒体的配置方式。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打造多媒体平台,拓展多媒体业务,逐步形成多媒体发展格局,通过实施规模化经营,在激烈的国际传播竞争中占据优势。
再次,由对外广播向国际传播转变。国际广播与国际传播的区别在于,国际广播是以自我为主导的传播模式,国际传播是以受众为主导的传播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在对外宣传中尊重国际传播规律,在传播内容、传播方法、传播风格等方面,因地制宜,讲究艺术、注重实效。在传播理念上需坚持“中国立场、世界眼光、人类胸怀”这三个原则。在传播艺术上,要树立三个策略,即主动性策略、贴近性策略、文化传播策略。
构建现代国际广播体系这个目标很宏大,需要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规划。根据世界主要媒体的发展态势,借鉴世界主要国际媒体发展经验,结合中国国际广播实际,我们计划,到2012年时,完成英语、华语、多语种环球广播工程建设,实现对外广播的全球化传播和有效收听;在境外重要国家和地区建设或租用形成80个左右的调频或中波电台,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传播覆盖体系;建立5—8个境外发布点,建设10个左右境外“本土化”网站,形成由CDN节点、境外发布点构成的全球发布体系,使“国际在线”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较高知名度的跨国网络传媒;加快新媒体建设与应用,实现手机广播和手机电视、网络广播和网络电视在市场上的第一阵营地位;提高科学决策与管理水平,形成运转高效、协调有序、层次分明的管理体系;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丰富人力资源,优化人才结构;贯通事业发展与产业经营机制,做大事业,做强产业;形成现代国际广播技术新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