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国际传播发展需要,我国应建设覆盖全球的国际传播体系。”
在全国第一届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明确表示,“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现代传播体系,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国际传播力,打破西方媒体垄断格局,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记者注意到,今年1月5日结束的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若干项今年的对外宣传重点工作,其中包括加强新闻发布体制机制建设,做好外国媒体和记者在华采访的服务管理工作;加强互联网新闻宣传和管理,营造网上良好舆论环境;有效开展国际舆论斗争,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组织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深入开展重大国际活动公关宣传,加强对外新闻交流与合作;做大做强对外媒体,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现代传播体系;重视和加强外宣干部队伍建设;等等。
这一切,都意在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
王晨的发言令人印象深刻。他说,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是顺应世界传媒发展趋势,实现我国媒体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更好地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向世界说明中国的需要;是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是打破西方舆论垄断,促进世界信息传播秩序更加公正合理的需要。
2009年岁末,记者来到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局和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承办的全国第一届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会场。通过与会学者的发言,记者体认到,如何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国家软实力,如何以开放的姿态报道中国,如何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如何树立中国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已经成为中国传媒界和社科界的重要议题。为此,本报约请了相关专家学者,同时摘录了部分会议论文,围绕这一话题展开学术讨论。
“发出强音”任重道远
据悉,目前新华社共用7种文字24小时向世界播发中国新闻,海内外用户近年来逐年递增。中央电视台英语、西语、法语等国际频道在美、英、法、北欧、非洲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实现落地入户,部分节目进入当地电视频道。2009年开通了阿语和俄语两个频道。国际广播电台使用59种语言向世界广播,其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扩大。中国日报目前发行到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包括中国外文局出版发行的期刊在内的中央级对外期刊有30多家,地方各种对外发行的期刊200多家。
来自中国的声音正在世界广泛传播,真实的中国、中国的真实正真真切切地展示在世界面前,外国媒体对中国的真实客观报道也呈现上升趋势。
然而,我国目前的国际传播能力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依然不相适应。我国拥有的全球传媒资源和国际话语权依旧十分有限,传播能力还有待提高,西方媒体误读甚至歪曲、丑化中国形象的事情仍然时有发生。
在纪念中国电视事业诞生暨中央电视台建台5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我们的传播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还不相适应,与现代科学技术和传播手段迅猛发展的形势还不相适应,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还不相适应。”
作为中国外宣主管机构的负责人,王晨的体认自然更加真切。他说,“我国媒体与世界一流媒体的差距还很大,在国际舆论竞争中我们的声音还比较弱,世界新闻信息百分之八十以上出自西方各大媒体的局面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我媒体的报道在西方主流社会影响力不够,我在国际舆论中的被动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造成中国在世界传播舞台上的声音如此孱弱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国际传播领域,目前的‘游戏规则’基本上是由西方的主流媒介所确立的,它塑型了人们信息消费的胃口,决定着传播致效的话语方式。这是我国传媒‘走向世界’时必须正视和顺应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作了这样的解读。
“中国的对外传播应该把调子定在打破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话语的垄断,而不是要制造新的支配,应该有这样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所需要的是文化间的平等交流、理解和沟通,构筑一个和谐的世界。”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单波认为。
互联网建设至关重要
在世界已经变成“地球村”的今天,媒介边缘正在无限延展,媒介融合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信息传播业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革命。
除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外,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正凭借其海量性、交互性、即时性等优势特点迅速占领着媒体行业的发展前沿。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说,网络信息社会必将在我国传播事业身上加盖鲜明的时代标记,而网络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将长期比翼双飞,互相补充。
在这一趋势下,世界各国争相将互联网作为传播国家形象、提升对外传播能力的有效载体,力图抢占信息传播的最前沿。
“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深入以及互联网对国际舆论的承载、构建、引领和渗透的日益主流化,互联网上的国际传播战中将出现一个新的战场,即利用社会性媒体实现对目标国年轻网民群体的渗透和争夺,而胜利一定属于精通新媒体本质特征、战略明确和行动迅速的一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邓建国博士认为,着力构建国际一流媒体是我国国际传播大发展的新机遇。
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他提出“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2009年12月,李长春出席中国网络电视台开播仪式时说,在信息传播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主流媒体向互联网等新兴传播领域延伸是大势所趋。主流媒体在加强传播能力建设中,一定要增强向互联网延伸的紧迫感和主动性,积极开拓新兴媒体领域,不断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高度关注互联网建设,已经成为从国家领导人到学界学人的共识。
很多经常浏览网络的人都注意到,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为代表的我国新闻网站已经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人民网先后开通了英文、日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和阿拉伯文等六个外语网站群,每天有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网民登录人民网,浏览人民网英文新闻的网民达70多万人,境外访问量占总访问量的30%左右。人民网总裁何加正说,“如何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向境外读者更好地宣传中国,提升国家形象,已成为中国网络媒体积极思考和应对的课题。”他提出,新媒体应进一步加强新闻报道的数量和力度,使我国在国际上赢得更大的影响力和更多的话语权。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关世杰则强调了新媒体环境下人际传播的重要意义,他告诉记者,“随着网络新媒介的介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实现,人与人的交流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人皆有可能是对外传播之传者的大背景下,我们更要加强对公民个人的素质教育,特别是跨文化传播的素质教育。因为公民通过博客、播客和论坛等发表的言论将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
学术“走出去”迫在眉睫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必须具有全球视野,需要积极探索中国文化对世界的传播与影响。
总体上看,大部分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仅仅停留在饮食、中医、武术、京剧、山水风光等层面。将当代中国文化的优秀成果,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成果推向全世界,已迫在眉睫。其中,思考人文社会科学如何“走出去”,是构建对外传播体系的重中之重。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每年都有一大批优秀的学术成果产生,然而,由于国际学术信息渠道的不畅、话语权的边缘化等原因,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很少引起国际社会科学界的关注,不能不说是文化传播中的一块洼地。
“中国文化学术的研究已经是一项国际性的学术事业,我们应该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并给予学术的关照,打通中外,这样从世界的观点来看才能更好地揭示中国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张西平说。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杜慧贞博士则认为,学者战略对国家形象传播具有独特的意义。她说,学者的多重身份、权威地位、工作性质与学术立场都说明学者战略实施的渠道比单靠改善报道的媒体战略更加多样化: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媒体传播。因此,国家形象塑造如能发挥学者的作用,通过由他们参与的学术活动产生的影响会更客观、深入、持久。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张树华研究员对社会科学“走出去”提出了几点建议:要树立政治自信心和民族自信力;要善于表达、改变我们的文风和话语体系;要积极撰稿,发挥高层“智库”作用;设置国际性的论坛,提出国际话题,设置全球性议程;设立多种国际性学术交流基金,搭建“走出去、请进来”的桥梁;培养人才,特别是优秀的各语种翻译队伍;等等。
显然,在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导权、增强国际传播能力的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大有可为;在及时有力地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一个繁荣发展、文明开放的真实的中国形象,理应展现在世界面前。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