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澳大利亚政府的“白澳政策”
作者:haowj   日期2010-02-21 08:56: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19世纪以来,澳大利亚社会中充满着浓烈而厚重的“白澳”意识气息。19世纪后期,这种狭隘的种族主义意识作用于澳洲各英属殖民地责任政府,使以白人利益为核心价值观的“白澳政策”逐渐孕育成型。1901年成立的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延续、强化和完善了这一政策,将其作为在澳洲构筑“白色长城”的基本国策。除了对外竭力排斥有色人种移民外,对内加速土著人消亡是这项国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种族隔离替代种族灭绝的“白澳政策”

  19世纪末,澳洲土著人的状况是悲惨的。在长期的种族灭绝政策下,土著居民不仅人数所剩不多,而且尽失“有价值”的土地,均被驱赶到偏僻的不毛之地,生存环境极其恶劣,濒临灭绝。由于已无须对土著人再动用武力,白人要求由政府出面,将土著人与世隔绝,任其自生自灭。

  在英国殖民当局的引导下,各殖民地责任政府相继仿效美国针对印第安人的保留地制度,逐渐改灭绝政策为隔离政策。联邦政府承袭了这样的政策。其手段与意图就是以“保护”的名义设立保留地,使用非暴力手段,将土著人与澳洲主流社会隔绝,进而达到让其自行灭绝的目的。由于以为土著人势必很快灭绝的考虑,联邦政府将土著事务置于州政府管理范围。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