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推进城镇化就是推进新农村建设
作者:haowj   日期2010-02-21 08:41: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当前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应当说,这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重大决策。在现阶段,加强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不加强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就很难建设新农村。

  第一,建设新农村必须解决农民工问题,而解决农民工问题也就是城市化、城镇化问题。我们要“建设”什么,这个建设的主体应当是稳定、明确的,但对新农村建设来说,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人,就是不太确定的。由于城市化、城镇化滞后,新农村建设很难真正展开。也可以说,在大批农业人口成为往返于城乡之间的农民工的情况下,建设新农村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加快城市化、城镇化建设,将一部分农民工稳定在城市、城镇,一部分农民工留在农村成为专业农民,才可能有下一步的新农村建设。仅仅让现阶段由“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组成的“留守农民”建设新农村是不可能的。

  第二,建设新农村必须解决土地问题。但一方面由于城市化、城镇化滞后,城市、城镇和农业区布局很不稳定,尤其是在最近20—30年内转移到城市、城镇的农村人口,必然要使城市、城镇占用更多农田。在不确定农村会有哪些人将要进入城市、城镇的同时,也不确定哪些土地将要变成城市、城镇。另一方面,许多农村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早已经“人去村空”,成为“空心村”、“空壳村”,大量农田撂荒、宅基地闲置。因此,只有加快城市化、城镇化建设,把城市、城镇发展区域和农业区域规划下来、固定下来,把一些“空心村”、“空壳村”的农民引导到中心村、小城镇集中居住,把农民、农田、农村都稳定下来,形成一个稳定的、明确的农业、农村区域,新农村建设才能明确它的对象。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