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春节假期大众心理扫描及超越
作者:haowj   日期2010-02-20 15:35: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在春节前后40天左右的时间里,中国有2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春运”也由此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无论民众是选择回乡团聚,还是选择加班工作,据记者观察,春节假期民众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大致表现为三种。

  一是闯年关。这部分人通常承受着较重的家庭、社会或经济压力,劳碌奔波在城乡之间。据被采访者讲述,“年年过年,年年闯,感觉到一个字:累。春节放假只有一周,回乡路上要折腾2天,如果没及时买到票,在家时间更短。回乡后,面临各种人情往来,开支不小,甚至还有各种攀比……”就算已在城市安居乐业的民众,也感到“基本没有休息时间,要带孩子出去转转,要置办年货,要和同事朋友一起聚会吃饭,给领导拜年等”。

  二是空虚。这部分人通常是远离家乡的单身者或假期在家的青少年学生。“我很向往寒暑假期的到来,可当我真处在假期生活时,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乐,甚至觉得假期生活无聊,不知道做什么事能让自己内心真正快乐起来……”一位“90后”这样对记者表示。

  三是期盼。老人期盼着子女春节回乡、全家团圆。平日工作、学习紧张忙碌的人,期盼着假期能好好休息。

  这些春节期间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并没有穷尽所有现实,却反映了部分状态。春节期间大众不同的状态,体现了在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的转承之间,大众生活体验趋于多元化。这些体验既是现代生活压力的集中爆发与释放,其本身也展现了问题的出路所在。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高丙中教授认为,过节就是个人处于共同体氛围中,一起参与共同的仪式活动。通过参与共同活动,个人融入到社会关系中,受到群体价值感召,认识到自己,并且自得其乐。因此,过节心态与日常心态不一样,是一种社会交往的集体心态。他认为,一些身处异地的单身者或青少年学生在春节期间之所以感到空虚、无聊,恰恰是因为他们脱离了春节期间现实生活中需要的社会关系和真实的社会交往,缺乏在这种关系和交往过程中体会到的情感、快乐和自我存在感。

  因此,无论是感到过年闯年关的“累”,还是感到空虚、无聊,其本质都是是否融入并激活了社会关系,是否了解节日承载的意义,是否认同仪式体现的社会性价值观,是否认识到了通过节日仪式激活和加强社会关系对他实际生活的现实意义和文化意义。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成伯清教授进一步指出,我国从传统到现代社会转型,社会流动性增强,家庭规模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功利化、短暂化,地方共同体瓦解,邻里关系疏远,一切处于纷繁多变和不安定状态中,都在强化着“无家可归”的趋势。一方面内心缺乏精神依存与寄托,一方面因激烈的竞争和沉重的工作而倍感疲惫。然而,人越发如此,就越发渴望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往,越发渴望直抵内心深处的最温情的家。正如成伯清指出,“春节,几乎越来越是一周的乌托邦生活”。从这个意义上看,春节的意义,又恰恰在于其千百年来永恒不变的主题——家人团聚。

  春节的味道变淡了,家庭团聚和普天同庆的方式有所变化,但家庭团聚这最核心的精神依托没有变。现代中国人根据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重新诠释它、赋予它新的意义。从这个层面看,中国人并没有变,今天中国社会民众心中依旧有一份关爱和牵挂。这些对于一个人和一个社会,至关重要。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