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双螺旋”演进与潮流G诞生:公共行政学的转向
作者:duanxp   日期2010-01-11 09:53: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罗伯特·达尔认为,“公共行政学必须变成一门具有更广泛基础的学科,不应将它束缚在狭窄的技术、知识和过程之上,而须扩展到变化着的历史、社会、经济和其他因素上”。

  达尔强调的其实就是一个问题:行政学研究要放到历史、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大潮中去完善、发展,使其对时代作出更大的贡献。与他的号召相和,公共行政学在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每过十几年就有新的行政学思想提出,不同时代背景的学者对于“如何治理政府、如何管理社会”这一传统主题进行着积极的个人思考,时至今日,不同理论之间的争论还在继续。

  “范式”VS“潮流”

  回顾行政学的发展历史,部分学者如尼古拉斯·亨利、弗雷德里克森、欧文·休斯、陈振明等,认为行政学经历了几次理论范式的转变,也有部分学者如胡德、波利特、马丁·米诺格、波里达诺等,对于公共行政学发展中是否发生了范式变迁存在质疑。

  然而笔者研究发现,公共行政学发展过程中,在“范式”、“阶段”、“途径”的理解方式之外,还有一个更能解释行政学发展规律的词汇,那就是“潮流”。科学发展史证明,一门学科的出现往往是与一种理论范式的创立联系在一起的。纵观120多年的行政学历史,在笔者看来,按照《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范式变迁时前后范式的“不可通约性”来看,实际上并未发生范式变迁或者范式更替:公共行政学发展过程中只有一个“范式”,即以政治—行政两分为基础的“威尔逊—韦伯”范式。但以此范式为轴心,却衍生出一系列研究潮流,这些研究潮流可以归类为“呼吁行政”与“改造行政”,行政学的发展过程就是“呼吁行政学”与“改造行政学”两类研究潮流的螺旋式上升过程。随着政府历史主题(主要是经济周期)的变动,学者们周期性地“呼吁”公共行政“应该”保证社会公平、正义、发展等,或者周期性地提出利用某种或多种管理工具来“改造”社会,使得社会经济良好发展。这就是笔者经研究所总结的行政学演进“双螺旋模型”(如图1)。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