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走向文学与哲学的跨文化对话
作者:duanxp   日期2010-01-11 14:27: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哲学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眼睛与大脑,没有这双眼睛的探路并且经过大脑的思考,一个民族就会走弯路;而文学则是一个民族之感觉与直觉的表现,是一个民族最敏感的神经。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与哲学的一般关系,应该是哲学指导文学,文学表现哲学。

  哲学“高估”之象

  无论是中国的孔子、孟子、老子和庄子,还是古希腊的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都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除了产生于勾栏瓦舍之中的话本小说颇受佛学影响之外,中国正宗的诗文,不是接受孔孟哲学的指导,就是接受老庄哲学的启示,很少文本能够例外。中国的所谓“文以载道”、“文以明道”,就是要求文学以哲学为灵魂并且表现哲学。西方亦有此论,法国的布吕奈尔等人在《什么是比较文学》中说,大作家之所以成为大作家,“是因为他们反映了自己时代哲学的光辉并使之发扬光大”,而比较学者所“回收”的二流作品,“只不过是那些伟大体系的零头儿”——“如果没有柏拉图,怎么理解费纳隆或雪莱?没有圣·托马斯,怎么理解但丁?没有笛卡尔,怎么理解高乃依?没有莱布尼兹,怎么理解蒲伯?没有洛克,怎么理解狄德罗和斯特恩?没有斯宾诺沙,怎么理解歌德?……”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