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希望之路 未有穷期
作者:haowj   日期2010-01-08 12:52: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

  学界展望2010年学术研究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本报回顾了新世纪头十年的中国学术发展现状(详见2009年12月22日1—4版),那么在崭新的2010年,中国学术下一步将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推动中国学术继承传统、直面现实、走向世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随机采访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部分学者。从他们2010年的学术期待中,我们或许可以窥见中国学术的走向。

  学术研究将获得更多支持

  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工程和重大项目的推动下,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都得到了全面的支持,为研究者创设了更好的研究条件和环境。更多的学者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来潜心于项目的研究,完成了多项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标志性研究成果,推进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长远发展。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孙克强告诉记者,2010年将是他的几个项目陆续结项的一年。“第一个是《大鹤山人词话资料汇编》将在2010年1月付梓出版,这个项目属于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大鹤山人,是晚清四大家郑文焯的别号。《大鹤山人词话》20世纪30年代曾经龙榆生整理发表于《词学季刊》,后收入《词话丛编》。但当时编纂时,囿于时代局限,掌握的资料并不完整。这次的汇编资料历经7年,内容将扩充到原来的10倍,相信这个集子会得到词学界和词学批评界同仁的欢迎。第二个是《龚鼎孳:定山堂集》的整理、出版。第三个是前后花费10年功夫得以完成的《清代词话考述》也要结项。”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俞吾金主持的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现状、发展态势和基本理论》也将在2010年圆满结项。该项目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入手,出版了一套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丛书,从生态学、女性主义等全新领域和角度阐释了马克思对当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深度诠释现实热点问题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只有研究回答好现实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体现自身价值,实现自身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在治国理政、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中,哲学社会科学对于推动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社会管理的法制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咨询和参谋作用。也正是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哲学社会科学各界学人的研究重点都聚焦于现世的国计民生。

  俞吾金强调,“当前学者应该走出书斋,关心国家正在发生的重大理论事件,更要抽出精力研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从理论上对中央提出的观念和问题作出更具深度的诠释,这是理论工作者应该做的事情。” 俞吾金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科学发展观》获答辩通过,2010年后正式立项启动,主要围绕胡锦涛同志十七大政治报告中的一些观点和构想作出理论上的深度阐释,并撰写对政府决策有一定作用的咨询报告。

  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彭刚阐释了史学与现世的关系,“史学理论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有效地把握和解释史学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和现象。新的一年中,我希望能够对20世纪西方史学实践中一些重要成就有更翔实的了解。就解决某些具体的社会问题而言,历史学大致是无用之学。然而,倘若人的生存需要扩展自己的思想世界和精神时空的话,历史学就和其他人文学科一样,起到一种‘无用之用’。另一方面,现代史学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在构建民族国家和族群认同方面,都起过重要作用。”

  与社会现实问题联系最为紧密的社会学当仁不让地承担起研究的重任。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成伯清将继续深化情感社会学研究。“为了弥补社会学偏重理性或者利益解释而对于‘社会人’(Homo Sociologicus)把握欠充分的不足,应加强对于当代社会情感控制、利用和开发新形态的社会学解释的力度。情感社会学研究主要以情感为切入点,通过透视当代情感话语‘爆炸’,进一步探寻影响和塑造情感的社会机制、‘情本体’中国文化在情感的社会建构和管理上的取向和策略,进而揭示深层的‘时代精神’。”

  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吕炜作为财政领域的研究者,将继续关注公共服务均等化、民生发展和公共支出安排等方面的制度化建设和具体的政策设计。“2009年是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历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我们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过程中,也在有意识地将调结构和保民生等中长期的改革政策融入其中。现在回过头来看,扩内需保增长的目标基本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将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民生改善,这两个方面任重道远,意味着公共财政和财政保障将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既是财政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方向,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应有之义。”

  期待与世界深层次学术对话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能离开相关学科的国际联系和国际背景,因此,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进一步向国际开放,无疑是促进前沿研究取得更大进展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深化和拓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以放眼全球的宽广视野,以贯通古今的历史深度,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深刻认识当代中国的发展规律,从人类历史的走向中去拓宽研究空间。

  在长达60年的发展中,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已改变过去的封闭研究状态,对外积极进行学术交流。一方面是走出去的学习与交流,另一方面是迎接走进来的外国学者和思想,这些举措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

  外交学院党委书记秦亚青教授表示,在2010年里他会继续深入探讨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的基本内涵、核心概念及其方法理路,尤其是要研究中国学术传统中对不确定性及其变化的认识和阐释,考虑其在国际关系理论方面的应用和创新的可能。“通过与英国学派的学术对话,进一步充实完善仅具雏形的过程理论,讨论关系性这一中国概念在社会领域的意义,并将过程理论应用到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研究之中,以此为框架思考不同文化和文明的核心理念、基本制度和社会规范之间的互动、对话、冲撞与融合。”

  秦亚青对于中国学术寄予了更大的期待,“我期待在国际学术界有更多的中国声音,期待中国学术界与世界学术界能够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学理对话甚至交锋。因为只有实现这样的对话,学术才能在更加激荡的争鸣中发展。更期待中国能够出现真正学术意义上的思想流派,使中国学术在世界学术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

  营造良性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氛围

  学术风气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环境氛围多年来一直是学术界关注、讨论和呼吁的热点问题。新的一年,老中青三代学人都对目前学术不正之风表示了担忧,并群起恳切呼唤学术界能吹来一阵净化之风,营造良性的哲学社会研究风气。

  孙克强对记者表示,“整体来说,现在一些刊物产生了很多学术垃圾,公开卖版面,应当对该现象进行治理。希望学界同仁真正做些学术,不要单纯为学位、职称或沽名钓誉做学术。”

  彭刚认为,虽然学术泡沫、学术腐败、剽窃抄袭等学界丑闻不绝于耳,但与二三十年前相比,如今国内学术研究的整体水准还是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在对西学某些领域的引介研究方面,却依然有着只凭道听途说和一知半解就放言纵论的情形。在他看来,对后现代史学及其理论的评论当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充分尊重研究对象的智商,不轻易将其漫画化,即便是批判,也应建立在足够了解的基础上,这是严谨的学术研究应有的态度。彭刚期望能见到更多建立在深入了解基础上的研究和批判。

  俞吾金也热切期望着,“更多的学界人能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坐冷板凳,只有这样,才能沉下心来,做出一番学问。”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