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毒品外交服从于其遏制共产主义战略的需要,转移了对非法毒品生产主要源头的注意力。国民党的残余部队在美国政府的默许和中央情报局的支持之下,在缅甸、老挝和泰国的边境交界处种植鸦片,“金三角”作为世界新的毒源区迅速崛起,遗祸至今,正是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代价之一。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正式宣告成立,翌年2月14日,《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及相关协定签字,中苏结盟使杜鲁门政府分裂中苏的“楔子战略”遭致失败。在“失去中国”令美国政府和民众倍感失落的同时,对共产主义的恐慌也随之加剧。1950年2月9日,来自威斯康星州的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宣布,他手上已经掌握了美国国务院内共产党奸细的成堆的材料,反共声浪更是甚嚣尘上。随之而来的朝鲜战争的爆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更加剧了美国国内对共产主义和新中国的敌视,亚洲冷战不断升级。这一过程中,美国的“毒品沙皇”哈里·安斯林格积极地调整策略,把中国与毒品联系起来,借助媒体“妖魔化”新中国,还企图通过联合国麻醉品委员会将其对中国的想像国际化,充当美国对华冷战外交的急先锋。这种错误认知的产生过程既是冷战意识形态支配下恶意建构他国形象的结果,又是借助冷战隔离强化霸权统制的产物。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