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收入占比,从1995年51.4%的峰值下降至2003年的46.2%,并在2004年加速下降至41.6%。这一现象是令人意外的。一方面,与世界大多数国家55%—65%的劳动收入占比相比,中国的这一比重太低。另一方面,劳动收入占比在中国积极融入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不断走低,与比较优势理论存在冲突。因为,作为劳动力丰富的国家,通过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应该改善劳动者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地位,而不是相反。
要素收入分配与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阶段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可能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特征。在工业化过程中,劳动收入占比最高的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时,可能引起整个经济劳动收入占比的走低。那么,从产业角度看,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劳动收入占比的波动?劳动收入占比的地区差异及其收敛与产业层面的因素有何联系?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