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通俗文学发展的繁盛期,全国各地尤其是江浙地区众多书肆刊印了大量小说和戏曲剧本。书商出于盈利和适应读者的需要,很多小说和戏曲剧本都插配图像。这些明清刊本插图,最基本的作用是为其读者提供与故事情节相应的故事场面,亦即以“图与文合”的形式帮助读者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对今人而言,这些图像不仅具有传播价值,更具有保存古代戏剧演出形象化资料的价值。
早期的刊本插图侧重对人物的表现,对环境景物以及日常事物等的表现则过分简略,有些情节本是两员战将出马斗战,图像中却是两人站在地上持兵器比划;有些故事情节是主人公到达一处旅店,但插图中的屋舍和其他情节尤其是故事人物居家的环境并没有多少不同,为此画工在图像中特意写上“旅店”二字,以示区别。这些情况既表明配图画工技艺的拙劣,也不排除这些图像受当时戏剧演出场景影响的可能。不过,希望通过这些图像认识明清戏剧演出的实际状况是很难的,结论也容易主观穿凿。但随着时间推移,画工技艺不断提高,后期尤其是明末清初的很多刊本插图中,出现了较多再现当时戏剧演出场景的图像。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