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哥本哈根协议》背后的政治博弈
作者:haowj   日期2010-01-22 15:40: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随着《哥本哈根协议》的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会场内有形的交锋暂告停歇,会场外无形的争斗依然难休。由于评价标准不同,各方对会议结果褒贬不一。联合国、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对会议大多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小岛国家联盟”、部分非洲和拉美国家却对《协议》表达质疑和不满,某些国际媒体甚至认为《协议》是“一纸空谈”。虽然此次会议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但其本质则是一场国家之间的政治博弈,可谓喜中存忧、功过兼具。

  哥本哈根会议之“喜”,蕴含在会议的规模级别和来之不易的《协议》中。作为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全球峰会,192个国家的代表、119个国家的领导人齐聚一堂,展开各种双边、多边沟通与交流,求同存异,凝聚信任,体现出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普遍重视和合作意愿,这本身就令人欣慰。而《协议》的达成,意味着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向世界传递了信心和希望。《协议》不仅坚定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既有成果,在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方面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而且各国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协议》规定,发达国家应在2010年2月1日前向联合国提交2020年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则同期提交自主行动计划。各国承诺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2℃以内,发达国家承诺未来三年提供300亿美元,2020年起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以协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冲击。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