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拨开高陵疑云 还原真实曹操
作者:haowj   日期2010-01-20 17:36: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的曹操,作为历史名人,其“生”与“死”向来备受关注。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个人性格的缺陷及处事的失察,就免不了使其形象受损。长期来,人们受传统史观的支配,加上世俗的偏见,对曹操的评价可说是“毁誉参半”。近期曹操“高陵”的发现与发掘成果一经公布,再次使这一久有的历史话题升温。那么,对过去“盖棺未能论定”的研究作一检讨,对今后的探讨引出启示,也实属必要。

  对曹操墓发掘和成果本身的释疑

  曹操墓地的所在,过去流行几种说法:在邺城西的“七十二疑冢”中、在漳河河床底下、在安徽老家亳州、埋在许昌、出殡时从邺城的四门抬出真假棺材而不知去向……

  以上说法并不可靠,或早为事实所否定。所谓“七十二疑冢”,指的是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15公里处邺城故都遗址,从讲武镇至磁县一带即“西原”。那里确实是墓冢累累,森然弥望。但在晚清年间,灾民曾挖过的是齐王陵、齐高阳王湜墓。民国初年,盗发疑冢的墓志也表明多为北魏、北齐时代的王公要人。20世纪80年代,考古探明有134座大墓,证明那里实为东魏、北齐的帝王和皇族墓葬区。

  安徽亳州市曹操家族墓地,有近60座东汉墓,已清理发掘出曹腾、曹嵩、曹炽、曹胤、曹鼎、曹鸾、曹勋、曹水、曹宪等人的墓葬,并没有曹魏时期的帝王墓葬。

  许昌虽然曾经是汉献帝之都,但曹操不可能埋在那里。从四门出殡之说,显系无根据的猜想。至于曹操墓在漳河底下,则是清代褚人获在笔记小说《坚瓠续集》中离奇的编造。1997年,拍摄影视时我去过那里,漳河滔滔,瓦砾遍地,谁有能力排水、筑墓,再以水灌之?

  当安阳西高穴大墓被确认为曹操的“高陵”之后,这次质疑之声首先来自一些学者。因为社会上人们对“权威”的信任,容易引起定向思维也并不奇怪。在这里,他们主要有以下两个疑虑。

  一个是铭刻“魏武王”的石牌和石枕并非发掘品,而是从盗墓分子手里缴获的;另一个口头流传而不便于在桌面上或形诸文字的话是,那一方人惯于造假,不光在日常用品上,就连从人文景观到自然景观也能忽悠人。

  对前一说法,我以为来自不了解全部真相。刻“魏武王”铭文的石牌共有8件,其中仅有一件是追缴品,其余均为发掘出土,而且形制、作风一致。如果是伪造置入者,没有可能、也无必要,临时作伪绝无人敢于冒险。对此,安阳方面也作了说明,无需赘言。

  对后一说法,我以为不可以偏概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是省一级考古研究的权威单位。作为考古同行,我认为他们田野工作是扎实的,结果是可信的。对此,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从发掘前后的两次论证到发掘成果的推出,也都体现了慎重的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安阳西高穴大墓被确认为曹操的“高陵”,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考古专家们曾给出“六大证据”。我以为是成立的,这也是我们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与出发点。在这里,我要补充说明的是下面的话。

  “高陵”石质文物上的铭文,绝不是曹操生前的刻字,而是殡葬期间曹丕所为。道理很简单,今人除在自己的书籍、绘画、信札上加盖记名的印章之外,有谁在日常用品、工具、武器上刻写上“某某人常用”的字眼吗?以今况古,情况相同。况且刻“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矛”者,并不是戟,也不是矛,它只是一块加工了的石头,并非真实的武器,是没有格斗功能的。我以为它的作用,只是一块“说明牌”。因为铁质的真武器或者没有,或者早已被盗墓贼掠走,就只剩下了“说明牌”。而这些“铭牌”和盗墓贼看不上眼的那一块石头——“慰项石”,正是曹丕留给后人判断墓主的凭据。再以刻文而言,其书体正是东汉隶体向魏楷过渡时演化出的“八分书”。“铭牌”书写严谨,带有更多魏体的韵味;“慰项石”飘逸潇洒,则留有“汉三颂”的余辉。但这些铭文的书体特征则具有一致性,显系同一时间完成。这就为墓葬的断代提供了又一证据。

  从大节着眼,恢复一个真实的曹操

  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在晋初陈寿编著的《三国志》一书里有传。这是一部可信的正史,但失之简略。后由南朝宋裴松之作注,增补史实,成就了一部完整的“不朽”之作。而过了900年左右的时间,元末明初的罗贯中综合民间长期演化着的传说、戏曲与话本,写成了故事性极强的《三国演义》,这便使得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等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小说中的曹操则成了乱世的奸雄,已经同历史中的曹操相去甚远。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出身于官僚世家,其父曹嵩是大宦官曹腾的养子。20岁举为“孝廉”(即孝敬父母、办事廉洁的意思),后至“议郎”(见习性质的“郎官”)。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跟随皇甫嵩镇压黄巾起义,拜“骑都尉”,因军功升为“济南相”。这时东汉王朝衰败已极,权臣专政,贵戚横行,曹操称病回乡。后讨伐挟持汉献帝的董卓,任“东郡(今河南濮阳)太守”。献帝初平三年(192),再次打败黄巾军,得叛降者30余万人,挑选精锐,组成“青州兵”,力量由此壮大。建安元年(196),汉献帝逃离长安返回洛阳,曹操迎之于许昌。控制小朝廷,封“武平侯”,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在许下募民屯田,进而军屯,并兴修水利,对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建安二年(197)击败袁术,第二年杀吕布得徐州。官渡大战败袁绍,至建安十年(205)完全铲平袁的残部,得冀、青、幽、并四州,基本上统一了黄河流域。建安十三年(208),进位“丞相”。南击刘表,得荆州。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大战,败于赤壁,从此在中国版图上形成了三国鼎立的政治格局。建安十八年(213),曹操进封“魏公”,二十一年(216)进爵“魏王”。二十五年(220)病死洛阳,葬邺之“高陵”,谥“武王”。同年,曹丕称帝,追谥为“武皇帝”。

  对如何认识曹操,即历史评价问题,我在这里不准备全面展开,只想就以下三个争议较大的问题介绍一下情况,供人们思考。

  第一,镇压农民起义问题。

  东汉后期政治腐败,人民困苦,阶级矛盾尖锐化。自安帝起,农民就起而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到灵帝时,终于在184年爆发了“遐迩动摇,八州并起”的全国性的“黄巾大起义”。东汉政府对黄巾军的镇压,是整个地主阶级统治者(外戚、宦官和官僚集团)大联合的反扑。北地太守皇甫嵩和朱儁被任命为左、右中郎将,率主力对付直接威胁洛阳的颍川黄巾军。交战后,政府军败退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骑都尉曹操援军赶到,经过激战,黄巾军惨败。192年,曹操在济北(今山东长青南)打败青州黄巾军,收编30万人。最后,“黄巾大起义”失败了,虚弱的东汉王朝也苟延残喘地等待着自己的末日。曹操作为地主阶级的一员,也必然以其军事指挥才能为这个统治集团服务,这也是他的政治地位使然。如果说曹操是在镇压黄巾起义中发展成一股割据势力的话,如此起家的岂止他一人!像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刘焉、刘备等,哪个不是豪强地主的代表人物?而又有哪个不是配合官军围攻起义军,或是利用黄巾起义造成的形势发展成一方割据势力的?

  第二,北征乌桓问题。

  东汉末年,东胡别种的乌桓(又称“乌丸”)占据辽西、上谷、右北平三郡,各自称王,常侵扰北方四州,“杀略吏民”。乌桓蹋顿“总摄三王部”,并跟袁绍要好,曾帮袁攻灭了公孙瓒。官渡之战后,袁绍退回冀州不久就病死,而他的儿子袁尚、袁熙又投奔了乌桓蹋顿。曹操北征乌桓,完全出自战略的需要。既要彻底消灭袁氏势力,又要统一三郡。在白狼山(今辽宁凌源东之布虎图山)一战,曹军大胜,并把乌桓俘虏去10余万户的汉人和幽、并二州的乌桓万余“落(乌桓户口的基层单位)”迁入内地,促进了乌桓人同汉族逐渐融合,这对巩固北方社会秩序、使人民生产与生活获得安定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三,“挟天子以令诸侯”问题。

  关中遭董卓之难,行旅断绝,长安城周围几十万户居民死于战乱,城中已是白骨委积、臭气冲天。汉献帝逃回洛阳,面临的也是“宫室烧尽”的残破景象。各州郡牧守都在拥兵自重,断绝纳贡。整个中国的局面可以说是群雄割据,军阀混战。像袁绍据冀、青、并三州,曹操据衮、豫二州,公孙瓒占幽州,陶谦占徐州,袁术占扬州,刘表占荆州,刘焉占益州,孙策占江东,韩遂、马腾占凉州,公孙度占辽东。刘备没有固定地盘,逼得到处投靠。这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之间,兼并战争不断,使得生产凋敝、百姓涂炭,中华大地出现的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集》)的惨状。汉献帝的小朝廷,远远没有控制政治局势的能力。在这危难之际,曹操挟持穷途末路的皇帝,迁都许昌,以武力削平北方群雄,力图进而统一中国,结束长期战乱,还百姓以安居乐业,这不也是顺乎历史潮流吗?

  复杂的性格带来蒙尘的后果

  《三国志》作者陈寿对曹操的评价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这主要还是从结束“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的局面着眼的。其实,赤壁之战后,他在北方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其历史功绩应该是不可抹杀的。另外,不重门第、广招贤才,也是博得人们赞许的。

  但是,曹操毕竟不是、也不可能是完人。其阶级立场、豪强利益与性格因素,还决定了他残暴冷酷、阴险狡诈的一面。为保证兵源,实行世世为兵的“士家制度”,为报徐州牧陶谦士兵杀父之仇,引兵东征,“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出于嫉妒,罗织“招合徒众,欲规不轨”(《后汉书·孔融传》)的罪名,竟残忍地杀害了“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全家,连收尸的人也不能幸免。还对许攸、娄圭、崔琰、边让、华佗、杨修、荀彧等名流,都是以言论罪杀死。其人品比起同时代的孙权、刘备等风云人物来,口碑甚差。那么,曹操杀害正直敢言的文人学者,遭到时人和后人的恶评就不足奇怪了。

  文人的一支笔,如受情绪化的支配,是褒是贬,往往就会成为难以抹去的历史印记。曹操的遭遇正是这样。

  历史的“超世之杰”一变而为“白脸奸臣”,这分水岭是在宋朝,原因同“政治导向”有关。在此之前,曹操还是作为正面形象给予赞颂的。但宋太祖赵匡胤发动的“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又演出了一场“杯酒释兵权”的闹剧,随后又采取一系列“重文、轻武、防内”的措施,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那么,后周的“叛臣”成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反过来要求臣下绝对“忠君”,他怎么能允许出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发生呢?于是,从宋代汴梁城的说书人、话本,到一些文人雅士,特别是理学家朱熹倡导正统思想的言论一出,曹操的正面形象就被严重地歪曲了。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尊刘抑曹,故事化的结果给人们直接洗了脑。明清以来,推崇“节义”,“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成了人们结交的道德标准。关羽作为典型,从“关公”升至“关帝”,立庙供奉。从都府县邑到荒僻乡村,无处不敬“关老爷”。关羽和曹操,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忠、奸分明。“高台教化”的结果,使历史的曹操与人们越来越远。

  今天,当我们面对安阳曹操墓,再引出曹操的话题时,不能不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史观看待他和所有的历史人物。评价时,首先应该看他们的行为符合不符合历史潮流?对国家,对人民,对民族的利益是否有利?其次也要分清主流与过错的界限,既不可责备求全,也不应跟风一边倒。曲折的历史,既成的事实。正确的舆论导向应该是,把历史的曹操同艺术化了的曹操严格区别开来。

  而曹操墓的发现,多方质疑说明国民意识的增强。那么,以此为契机,通过曹操提倡“薄葬”又身体力行的事实,学会历史的、辩证的、客观的看待历史问题,也十分有益。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