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毕节模式”经验
作者:haowj   日期2010-01-20 19:25: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在科学发展中实现历史性跨越

  贫困作为一种恶劣的生存状态,本身就意味着贫困地区及人口的存在和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在2005年第60届联合国大会上,各国代表指出,贫困是当今世界武装冲突、恐怖主义、社会动荡、人道主义危机和艾滋病蔓延等问题的重要根源,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消除贫困和推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内在统一性。

  同时,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是一致的,消除贫困、推进可持续发展统一于科学发展中。

  毕节试验区是贵州省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其发展就是从解决老百姓的吃饭、穿衣问题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在一个“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逐步进行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总的说来,毕节试验区已经并正在发挥着历史赋予的三方面作用:一是,带领毕节民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二是,为边远“三不沿”(即“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贫困地区做可持续发展的示范;三是,试验、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

  在改革试验、探索创新中,毕节积累了宝贵经验。解放思想是探索试验的基本前提,统筹兼顾是探索试验的根本方法,和谐共生是探索试验的前进方向,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是探索试验的巨大动力,多党合作是探索试验的重要条件。

  从2010年至2020年的十年,将是毕节试验区面临许多特殊的发展机遇、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十年。毕节将继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强化改革试验,健全体制;加强统筹协调,合理配置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丰富试验成果,继续为西部岩溶贫困地区走科学发展道路提供示范。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