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从士绅治理到公民治理:台湾农村寺庙治理结构的发展与转型
作者:haowj   日期2010-01-20 18:35: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台湾的民间宗教组织具有现代与传统地方社会组织的特性,在台湾地方政治社会中具有长久的持续性与影响力,特别是台湾传统农村社会发展出来的寺庙形态,此传统社会组织的网络发展不容小觑。

  台湾农村寺庙发展的三阶段

  首先是日据以前的寺庙发展。从分类械斗发展至官庙与官民信仰一致阶段。此时期的寺庙,主要因应移民初期环境所衍生出的功能。这些功能是响应地方社会与居民们面对环境的挑战时,以寺庙作为地方社会的中心,集合群体的力量去解决这些困难。而在这个过程中,寺庙的重要性与地方认同的联结也被不断提高。

  其次是日据时期的寺庙发展。当时日本政府的统治态度,初期为安定民心,对台湾的寺庙,原则上不加以干涉;至中期则采用愚民政策,企图利用寺庙增长台民的迷信,并一面收买民心;晚期则借由推动皇民化运动,打压、毁坏寺庙,或将其合并或改建为日式庙宇。而此时期的寺庙发展,由于外在环境的影响,使得寺庙旧有的功能被迫取消,但借由举办信仰及祭祀方面的活动,反而保存了传统的仪规与文化。

  最后是光复以来的寺庙发展(1945年以来)。从只增不减的寺庙及庞大的信徒数量可以明显地看出现今寺庙在台湾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此外,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动,传统寺庙也面临转型的课题。此一时期,台湾寺庙已逐渐从传统的职能(村庄性的、群体性的)转变为更多元的功能,如文化、教育、医疗等。

  早期台湾地方移民社会中的寺庙常呈现“会员制”的组织形态,信徒以“户”为单位,按年缴纳“年费”,且无地域限制,即使是外地信徒也可以加入。这种以个人意愿为主而发展起来的组织,其团体必须更加具备个人宗教认同的基础和归属感。从信徒的角度,信仰的动力来自于庙方平日的宗教事务和仪式行为,并将个人日常的人际关系和庙宇组织联结成一张或近或远的关系网络,成为早期台湾农乡自治结构中的互动基础。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