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现代艺术以绘画中的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为主要内容。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绘画的兴起与发展,与19世纪资本主义城市扩张的100年是并行的。可以说,19世纪现代艺术与资产阶级城市之间构成了意义深远的同构关系。
19世纪资本主义城市扩张,并非只是从“小城市”到“大城市”量的积累,同时也带来了城市日常生活结构从“神圣”到“物化”的转变。现代艺术对城市的“审美建构”,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式。
城市物象的当下展现
印象主义绘画家对城市物象的表现毫不回避。
莫奈对现代化的港口、大桥给予了长久的关注,他的《圣拉扎尔火车站》描绘了在当时还是新生事物的火车驶出车站时的情景。雷诺阿则对城市中产阶级的生活场景热爱有加,他的《红磨坊街的舞会》及《阳光下的裸女》中的主角都是不折不扣的现代人,画面中充满着乐在其中的城市乐天主义。另一位印象主义大师德加,则比其他人更为关注城市中的生活场景,并对城市世界之外的所有物象不屑一顾。他曾给自己列了一个准备研究的清单,其中包括演奏各种乐器的音乐家,从不同角度观看的面包店,城市大街上匆匆走过、穿着各种服装的行人,各种身份的人的手和脚等部位的特写,夜色中的咖啡馆,以及“反映在镜中的灯的不同的亮度”等。他描绘舞女生活场景的系列作品,已成为现代城市生活最伟大的真实写照。
到了后印象主义,出于对欧洲之外文明的倾慕,高更、梵高、塞尚等纷纷远离城市中心,他们作品的题材多是异国风光。但梵高的《夜咖啡馆》,则主要描绘了有着深沉情感寄托的现代咖啡馆。还有塞尚的《埃斯泰克的海湾》,刻画出其对城市港湾梦幻般的个体记忆。在后印象主义那里,城市作为艺术题材不是消失,而是化为更深沉的记忆图像。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