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博文认为躯体化表现了一种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演化过程的结果,个体可使用躯体症状来表达和解释个人与人际间的种种问题。换言之,患者诉说的是躯体症状,而表达的则是社会及心理问题。
躯体化(Somatization)这一概念是德国医生Wilhelm Stekel在1925年提出的,但它并非Stekel的原创,而是出自其英译者之手,并将躯体化定义为人们借躯体症状表达精神不适的倾向。1980年,对心理治疗界影响巨大的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DSM-III)将躯体化正式纳入精神疾病目录,称为躯体化障碍(somatization disorders)。此后,躯体化作为一个诊断名词被各种标准化手册广泛认可并一直延续至今。
身心二元、心理优先与躯体化障碍
每个民族的医学观都是这个民族大文化中一个组成部分,与该民族的哲学观、世界观紧密相连。换言之,每一种世界观都将衍生出一套与之相应的病因学和治疗观,并发展相关的概念体系。将躯体化视为非正常的“精神障碍”,至少体现了两种潜在思维:一是身心二元论,二是身心二元下的心理主体论。而西方文化中二元对立的思维图式和主体至上的思想传统,正是这两种观念产生的温床。
西方思维二元对立的传统以及思维模式早在柏拉图时期便现端倪,并成为主流思维模式。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世界划分成为两个层次,即现实世界和理念世界。前者是不完美的、可生可灭的,后者则是完美无缺的、永恒的。之所以设定理想世界,就是要用它的完满来映照衬托现实世界的缺陷与不足,让现实世界不断地向它趋近。柏拉图提出的这个二元的世界图景,直接演化出了后来基督教关于上界(天堂)与下界(俗世)的二元对立。在漫长的中世纪中,二元思维和这种思维结构的文化图式弥漫于整个欧洲,渗透于一切学术方式甚至生活方式之中。而身心二元,便是西方传统中这种不证自明的二元思维图式在生命科学领域理所当然的出发点。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