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了60年的沉淀,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化、经典化成为一种可能,即便是关于当下创作的分析,也不可避免被赋予了“历史背景”。这一特点反映在批评中,便是重返历史现场。对于60年历史整体性和阶段性的思考,是重返历史现场的主题部分。
2009年中国的文学批评,似乎比以往几年显得有些特别。因为这个年份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是个标志性的时刻。如果从1949年北平第一次文代会算起,中国当代文学已有了60年的历史;以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为时间点,新时期文学也已有了30年历史。据此,60年的历史又被学界分成“两个三十年”。近几年来,以变化的历史语境为依托,关于当代文学60年(或者“两个三十年”)的讨论一时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界的主要话题。特别是2009年,讨论中国当代文学60年的学术会议不断,刊物上发表的无数论文也相对集中于此。因此,关于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文学批评的反思和作家作品与思潮现象的论述,也就成为2009年文学研究的三大内容,这些内容涉及历史、当下与未来,呈现了中国当代文学学科整体性推进的轨迹。不妨说,2009年的文学批评不乏及时性,同时它结集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诸多关键问题;2009年的文学批评不仅属于2009年,它处在一个新的转折点上。
重返历史现场
因为有了60年的沉淀,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化、经典化成为一种可能,即便是关于当下创作的分析,也不可避免被赋予了“历史背景”。这一特点反映在批评中,便是重返历史现场。对于60年历史整体性和阶段性的思考,是重返历史现场的主题部分。在新时期文学初期,文学界是以否定“文革”时期的文学为开端的,因为“四人帮”提出了“十七年文学”存在一条所谓“文艺黑线”,所以在否定“文革”时基本肯定了“十七年文学”。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十七年文学”批评和否定的声音逐渐增多,近几年分歧更大,这也使“十七年文学”的研究一时成为热点。“十七年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最初阶段,其后文学进程的多数重要问题都与这个阶段相关。因此,我特别重视丁帆的《一九四九:在“十七年文学”的转型节点上》,这是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思想史的关联性》的论纲。十年前的1999年,丁帆便出版了《十七年文学:“人”与“自我”的失落》,其论点曾产生广泛影响。这些年,丁帆始终以文化批判者的独立精神直面历史与现实问题,以鲜明的价值判断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这篇论文承接了他以往的基本观点,但对历史的论述更为细致、透彻,特别是比较完整地呈现了他的文学史观。这一特点也似乎是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一种风格。在我的短视中,大学的学术研究中有鲜明风格的已越来越少了。王彬彬的《当代文艺中的“阶级情”与“骨肉情”》分析了“红色经典”的“阶级情”与“骨肉情”的冲突与沉浮,既理清了文本的内在结构,也探讨了历史语境与文本的关系,在一个新的层面上阐释了“话语”与“权力”的关系。王尧的《“关联研究”与当代文学史论述》对“两个三十年”的比较,颠覆了我们所熟悉的一些结论,他的研究以史料见长,本文亦有此特点。但我觉得他这些年一直强调的“关联性”研究,对当代文学史复杂性的探讨,或许更具方法论的价值。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