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甘泉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以来,“软实力”成为一些国家政治决策层和知识精英的热门话题。按照约瑟夫·奈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硬实力”,也包括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两场战争中陷入困境,“软实力”概念的提出和引起广泛关注,不仅表明美国追求世界霸权的方式方法会有重要调整,而且预示着国际关系的竞争和大国政治博弈的格局将出现新的热点。
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软实力”具有“硬实力”不可替代的作用,“软实力”有时比“硬实力”更能实现战略目的,有不少实例可以加以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没有“软实力”这个概念,但其话语系统中类似的思想也是可以找到的。两千多年前成书的《孙子兵法》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又说:“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孙武是春秋时代杰出的军事家,他认为善用兵者要知己知彼,重视计谋,“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他还指出:“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这些说法,都包含用“软实力”克敌制胜的朴素观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中,还有一种与《孙子兵法》不同的对“软实力”的解读。它不是关于政治博弈手段的论述,而是对“软实力”深层次内涵的一种阐发。假托记录孔子言行的《孔子家语·五仪》说:“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把人民比喻为水,君主比喻为舟,认为人民的力量既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这是对一个王朝或国家“软实力”之根本所在的一种认识。历史证明,这个比喻是恰当的。人民赤手空拳,没有武器,没有财富,缺乏文化知识,但是当他们被一种思想和理念所吸引、所激发、所凝聚起来时,便会形成一种无比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就像水的秉性一样,既可以安稳地载着统治者的舟船航行,也可以掀起巨浪把统治者的舟船倾覆。这不正是一种强大的“软实力”吗?唐太宗曾多次以秦朝和隋朝虽然武功煊赫一时,但却短祚而亡的历史教训告诫臣下。他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贞观政要·政体》)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少数贤明有为的君主之一,他之所以能够开创被历史所称道的“贞观之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可畏”,希望多做一些对人民有利的事情,避免与人民的矛盾激化。
中国有句古话,“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是传统政治文化中值得珍视的历史遗产。用今天的话来说,人心向背是检验一个政权或政治集团历史合法性的重要依据,也是反映一个政权或政治集团“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的斗争中,“硬实力”只有“小米加步枪”,其综合实力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就是因为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领导,而且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今天我们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需要大力加强综合国力,应当牢记无论是“硬实力”或是“软实力”,都是来自人民,要为人民所用。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一贯宗旨。
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都有时代性和民族性,其中有些成分还有阶级性,“软实力”也是如此。正因为“软实力”具有这种特点,它的生命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是以一定的时空环境和历史条件为转移的。如果说西方的思想文化及其价值观也曾在历史上起过一定进步作用的话,那么这种进步作用已经被西方资产阶级自己推向反面。资本帝国主义的扩张,对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来说,是一部火与血的灾难史。少数发达国家几百年来对广大不发达国家的侵略和殖民,在使用“硬实力”的同时,并非没有使用过“软实力”的手段。这些“软实力”没有奏效,或者说大部分没有奏效,根本问题在于它违背了不发达国家人民的利益和意愿。民心不可违,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吸取。当今世界存在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但与此同时还存在文化多元化的秩序。各种文明和政治秩序不免会有矛盾,但只有让各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世界才能避免灾难性的冲突,历史才不会“终结”。企图用一个国家或少数国家的“软实力”来建立统一的世界秩序,是徒劳的,也是违背历史潮流的。西方发达国家过去没有达到的霸权目的,现在和今后也不可能实现。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