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学界动态
作者:cuicen   日期2010-12-13 14:26: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第一届中韩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在韩国召开 开创中韩学术交流新平台 推动东亚马克思主义研究

  本报讯(记者李潇潇 通讯员李跃华 孙乐强) 近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和韩国仁荷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一届中韩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在韩国仁川召开。来自韩国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汉阳大学、东亚大学、全南大学和仁荷大学,以及中国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中韩双方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文献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和中韩特色的社会发展道路三方面的内容展开讨论。基于中国在东亚乃至世界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实践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研究。

  此次会议几乎囊括了韩国所有著名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和专家,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专家郑文吉教授、韩文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审定者金世均教授,以及历经23年终于将《资本论》全部译成韩文的姜信俊教授。中方代表团也包含复旦大学吴晓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欧阳康教授、南开大学王南湜教授、南京大学张异宾教授等目前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较为优秀的学者。

  此次会议的召开有着比较独特的背景,也是中韩马克思主义交流史上的一次重要历史性事件。在韩国军事独裁时期,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潮是明令禁止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韩国民主化运动的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才逐渐进入学校和讲坛视野。即便到了今天,韩国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学研究也一直处于边缘地带,并没有引起韩国学者的足够重视。但在诸多韩国学者的不懈努力下,也逐渐开辟出韩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局面。从总体上看,韩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起步较晚,研究队伍相对分散,尚未形成具有韩国特色并在韩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团队或特色学派。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韩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活动日益频繁,这次会议恰是中韩两国学者就意识形态问题进行的第一次正面的、大型的学术思想交流活动。正如仁荷大学校长李本守指出的那样,在韩国,马克思主义从一种被禁止的思潮到逐渐生根发芽再到今天中韩两国学者齐聚一堂公开讨论马克思主义,回想其中滋味,真是感慨万千。这次会议既是对韩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不懈努力的一种肯定,也是中韩两国学者寻求共识、走向深入交流的积极尝试,更是中韩两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跨出国门、走向东亚乃至世界的新起点,它必将作为两国马克思主义交流史上的一次重要历史性事件而载入史册。(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美国华文教育向主流社会推进

  本报讯(记者唐红丽 通讯员李鹤鸣)“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全美华文学校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如何巩固规模,提高华文教育在主流社会的影响力将有重要意义。”12月3—5日,以“团结合作、共同奋进”为主题的全美中文学校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美华文教育研讨会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举行。

  由美国总统奥巴马亲笔签名的白宫贺信写道:“在全球经济相互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更加突出了扩大跨文化教育的必要。全美中文学校协会等机构,为在美中两国人们之间进行教育、文化交流创造机会,加强了两国之间的联系。这些努力增进了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为我们更加光明、更加繁荣的未来奠定了基础。”中国驻美大使张业遂在向大会发来的贺信中将具有“留根工程”与“希望工程”特色的海外中文教育称为“功在当代、利泽千秋的事业”。

  记者获悉,美国教育部目前正在开展一项为期3年(2009—2012)的国际研究计划项目“全美中文学校华人教育调查研究”。针对该项目,美国联邦教育部助理副部长兼双语教育办公室主任R. 巴勒拉博士说:“美国政府的政策主张是,鼓励包括华文在内的双语教育,鼓励双语教育的师资培训工作,美国总统与教育部长均相信,多元文化教育能为青少年的成长带来更多的成功机会。在美教育部长看来,为了保持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必须在教育的各个阶段实行双语教育,美国需要能与不同文化交流的下一代。”

  据悉,成立于1994年的全美中文学校协会是一个全美性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目前,会员学校已由初创时的14所发展到415所,遍布美国43个州的几乎所有大中城市,协会会员学校的在校学生人数已达十万以上。据悉,该协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年会。(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加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力

  本报讯 12月2日,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106场报告会上以“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及应对策略”为主题发表演讲。

  郑国光认为,坎昆会议期间,气候变化国际外交谈判不亚于打一场“国际战争”。究竟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他结合中国实际,给出五方面建议:第一,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国内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第二,要提高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加强应对各种灾害的能力建设。第三,加强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体制机制。第四,加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能力,气候变化是发展中的科学,有很多不确定性。第五,要提高全民应对气候变化的知识和能力。落实到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全社会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暖。(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贾宝余)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