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东讯(记者武勇)12月4日,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主办、全国高校社科科研管理研究会和中山大学承办的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在中山大学隆重举行。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张东刚、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等出席论坛。来自全国社科界的知名学者、各省市教育厅社科管理部门负责人、高校社科管理部门负责人等160名代表及论文入选者与会。
担当社会责任是时代命题
本届论坛以“社会责任与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为主题,旨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讨谋划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好地担当社会责任。
张东刚说,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哲学社会科学取得长足进步,但是深刻变革的国际国内形势、日益频繁的思想文化交锋、渐趋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给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带来了严峻挑战。在多元中求主导,在多元中谋共识,引领社会思潮的任务更加艰巨复杂。在这种背景下,哲学社会科学面向未来如何更有担当、更有责任,推进发展,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时代命题。
他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责任包括教书育人、创新学术、社会服务、传播文化、引领风尚等方面内容。这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为社会、为人民服务,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切实加强社会责任。对学者来讲,应该志存高远,提升境界,把职业和事业辩证统一起来;坚持以贡献求地位、求发展的理念,加强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
顾海良强调,所谓“社会责任”,一是要完成社会交给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任务,二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如何产生影响,起到引领社会的责任。学术观点的影响是学者的社会责任,学者的为人、师德、风范、品质品格又是另一种社会责任。因此,在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的今天,高等教育的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要加强专门管理人才的培养,并在体制上加强管理机构的建设。在管理中要探索哲学社会科学如何更好地为国家服务,能够为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如何树立良好的形象,让整个社会的风气更好一些,社会如何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认同度更高一些。
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相一致
会上,黄达人、顾海良分别作了题为“一个大学管理者对文科的理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使用——基于‘社会责任’的观察与思考”的主题报告。
黄达人提出,一个真正有“学术自由”精神的学者,一定是一个有社会良知的学者。在中国目前的社会背景下,强调学者的良知,强调对社会、对学生的责任,非常重要。学者的学术自由与学者的社会责任是一致的。在“国际一流”和“中国特色”这一问题上,他认为,中国几十年的社会、经济、政治、学术和文化领域的巨大变化,在几千年人类历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中国经验”对传统社会科学理论提出了挑战,越来越多的欧美同行开始重视中国的经验。但在人文领域讲“中国特色”,同样是要有“干货”的,不能只是“口水”,只有对本国经验长期的学术积累,才能达至“世界一流”。
顾海良则从一本书开题,历数美国社会科学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他认为,前外长唐家璇前不久指出中国还缺乏世界一流智库,这个观点代表了政府高层对人文社会科学的一种呼吁。他指出,在21世纪,大学除了学术研究活动外,还在有关文化政治和智力的论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学有助于我们创造、诠释一种文化,并保存其所取得的成就。大学在“知识库”的服务中变得尤其重要。因而大学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也从内容、形式、范围上发生转变,敏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在时代的变局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面向学者强化学风建设
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孙正聿从一个文科教师的角度,阐发学者要用切实的研究去服务社会的观点。在提到学风建设问题时,他认为学者是学术的人格化,人格化的学术就是学者,学者必须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承担意识,学风建设说到底是学者对自己的建设。面向现实进行理论研究,面向世界升华我们对中国问题的理解,面向学者去强化学风建设,这样我们才能够通过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来承担学者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在论坛闭幕式上,张东刚结合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战略部署,对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形势、任务以及教育部社科司的一些工作计划思路做了专题工作报告。(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