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网络热词“给力”,不仅因为登上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而火到了极致,而且构成了一个举国关注的文化“事件”。我们看到,在《人民日报》“给力”之后,不仅“人民日报微笑了”、“人民日报很人民”等网络盛赞一片;而且一大批传统媒体自觉不自觉地效仿此“潮”式标题,据粗略统计,仅11月12日,就有《央行给力货币政策,名义宽松实转紧缩》等各种“给力”标题登上了10余家报纸的头版;“给力”也一下子走进了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全国人民不约而同、不分语境地大肆“给力”着。
我们不敢说这是对“给力”的滥用,但我不得不说的是,从这一“事件”,我们分明又一次看到了一种可爱但也多少有些危险的民族性情。
如果说西方人思维的极端性往往表现为喜欢钻牛角尖的话,中国人(虽然表面上好像总是四平八稳地保持着中庸之道)则表现为喜欢追求形式上的盛大和完全,即认为要把事情办好,就应该轰轰烈烈、做得地道、做得纯粹。于是,追求自由时就批判一切的约束,宣扬民主时就摒弃全部的强制,实施“计划”时不允许任何“市场”的存在,建设“市场”时又以为应该排斥所有的“计划”。而任何极端化的倾向作为对经验过分一般化的结果,又很容易反过来强化过分一般化的态度。正是因为这一恶性循环,虽然我们已经经历了太多短暂喧嚣之后的永久沉寂,但却始终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最好的社会只能是被构造和维持在最适宜水平上的社会。
几乎所有人在欣喜于《人民日报》的“谦逊”、“亲民”甚至“走下神坛”之后,都不约而同地以各种形式宣告或者至少认同着网络传媒的地位之凸显,甚至视其为网络影响社会的典范之作。
的确,网络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然而,在我们关注的这一网络“事件”中,我们读出了一种令人遗憾的倾向:网络(以网民甚至全体普通民众为代表的虚拟主体)希求被肯定、被褒奖的渴望。在这场表面看来是“网络胜利进军”的热烈欢呼背后,不分明隐匿着一种“咸鱼翻身”的舒畅吗?!仿佛一切的努力,都因为有了《人民日报》式的权威认证而大功告成;仿佛一切的努力,都只能有了权威认证才算是大功告成。这与许多国人整天把“韬光养晦”挂在嘴边,甚至跑到别国大肆宣告具有同样的黑色幽默的效应。每每此时,我们都总不自觉生出一声叹问:“何必?!”古语说得好,“冷暖自知”。无论在哪一个层面,当太在意外在因素时,主体的“自我”就只会实质性地缺失或让位了。
正如一些网友质疑的,就其词性而言,我印象中的网络热词“给力”,也是很严格的形容词,表达很棒、很来劲、很有味道等意思;而《人民日报》及其后的几乎所有媒体,都将“给力”运用成了动词,表达给予支持、给以推动等意思。我不敢说此“给力”绝非彼“给力”,但至少这一“事件”的沸沸扬扬因此具有了一种搞笑的意味。
“哲学始于惊异”(亚里士多德)。此“哲学”我们一直理解为并非某一学科而是宽泛意义上的“思考”。在很多人看来,当今社会决不缺乏“惊异”和“哲学”(思考),仅此“给力”事件,纵贯其始终的不满是“惊异”和“哲学”(思考)吗?然在我们看来,当前这太多的“惊异”与“哲学”(思考)已经完全丧失了其“本真状态”——“哲学”(思考)已经渐渐演变成“说”,进而演变成为了“说”而“说”,最后演变成自以为是地“说”;与此相关联,“惊异”则演变为“好奇”,并进一步演变为“看”。
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就任何事情不经调查、不加思考、不负责任地任意“说”上一通,“话语”正加速坠落为“谁都可以振振闲言”(海德格尔)。每个人都忙于东看西看,但并非为了领会所看的东西,而仅止于“看”,往往只是看看标题、图片就一扫而过,很少细致、完整地去理解其内容与观点、判断其真假对错(这与“说”制造了大量的“垃圾”有关)。于是,“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天下事”的个性张扬,恰恰成了相当猴急的、不由自主的漂游,不论是事件真相还是读者自身常常无声无息地被取走。
当太多的人把这种反思和忧虑的矛头直直地指向网络本身时,我想说:所有的这一切,罪不在网络,出路也不在网络。借用乔姆斯基的话:一切取决于我们,取决于人民怎样认识、组织和行动,对未来的选择权掌握在我们大家手中。或许有相当的国人无法如乔氏这般的坚定和乐观,但我恳请同胞们存留这样一份冷静的自省和持久的期待。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姜延军 单位:南京政治学院一系)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