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学界动态
作者:cuicen   日期2010-12-10 13:35: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移民新倾向:涌向美国小城市普遍青睐加拿大

  本报讯 美国不久前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如今的美国新移民不再集聚在几个大城市;到2050年,新移民和他们在美国出生的后代预计增加1.17亿人,占美国同时期新增人口的数字为82%。

  这份报告是加利福尼亚南部大学拉斯克房地产研究中心公布的。报告指出,过去喜欢涌入洛杉矶、旧金山、纽约和芝加哥等大城市的新移民现在则向更小的城市迁徙,譬如底特律、明尼阿波利斯、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及埃尔帕索等。拉斯克房地产研究中心负责人、该研究报告起草人加里·佩因特说:“现在美国所有小城市都有新移民。居住在新城市的移民来美时间一般不到10年,而居住在大城市的移民来美时间一般比他们长得多。这也说明了新移民的英语水平较低,难以融入到当地社会,并不拥有自己的房子。”

  民意调查公司益普索集团(IPSOS)对来自24个国家的1.8万多名受访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如果有机会,53%的人(包括33%的中国受访者及68%的印度受访者)愿意在加拿大生活。而约三分之一的美国人也会选择加拿大。3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认为加拿大人的生活品质在全球首屈一指。72%的受访者(包括86%的中国受访者及84%的印度受访者)认为,加拿大对移民的态度友善。39%的受访者说,加拿大“能包容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

  另据俄罗斯主要媒体不久前报道,美国和俄罗斯依然是移民最喜欢的国家。世界银行出台的《移民和汇款》报告表明,根据移民的流入数量,美国首先夺冠,俄罗斯排在第二。根据世界银行的调查,2005年住在美国的移民总数为3840万人,在俄罗斯为1210万人。最近五年数量还在增加,2010年这两大移民流入国家为美国4280万人、俄罗斯1230万人。

  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有2.6亿移民,20年来增加约为33%。在欧洲增加为41%,在北美增加为80%。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杨守廉/编译)

  民族化、国际化是元代杭州的重要特征

  本报讯(记者李玉)近日,“元代杭州研究论坛”在杭州召开,来自中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元史研究的诸多领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论坛开幕式上,与会专家的主题发言涉及元代杭州的历史地位、文化影响力、在中西交通历史上所扮演的独特角色以及多民族多宗教融合的城市文化特色等诸多方面。将元代杭州置身于一个长时段大区域的历史范围内进行研究成为此次论坛上专家学者的共识。

  元代杭州是否如马可·波罗所描写的是一个“天堂之城”,经历了南宋末年战火之后的杭州是否还呈现出一如往昔的繁华富庶。有学者表示,“元代的杭州沿着宋代杭州的地位继续发展,元军南侵时,杭州没有受到大的破坏,被元军占领之后仍维持了繁荣景象。”而正是这种繁荣吸引了各地官员、文人雅士奔赴杭州游览、定居,其中蒙古人、色目人、吐蕃人、高丽人等受汉文化浸染的同时,也带来了各自民族的文化,使得元代杭州不仅继续维持汉文化的特色,还体现出多种文化的包容性和涵养性,成为一个真正的“民族熔炉”。“在马可·波罗的影响下,杭州在西方人绘制的地图上即使有关中国地名很少的情况下也有记录。虽然这些欧洲古地图上反映的并非是杭州的真实形象,但却折射出马可·波罗笔下的杭州给西方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因此,“民族化”、“国际化”是元代杭州的重要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论坛中,域外资料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关注,波斯文、土耳其文、蒙文、八思巴文等文献资料的运用为研究元代杭州提供了更多的解读视角和研究空间,域外史料与汉文史料相对比佐证的理念正是元史研究的发展方向。(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2010年研究报告》发布 产业转移是把双刃剑

  本报讯 11月29日,国际企业人类学委员会与中国都市人类学委员会共同发布了一份80页的年度研究报告——《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2010年研究报告》。

  专家指出,产业转移将对包括民族地区在内的中西部地区的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从东部到中西部的产业转移,将是中西部地区一次规模巨大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特别是对民族地区来说,将对民族地区及各少数民族的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造成极大冲击。因此,应从非经济学(如人类学、民族学等)的角度探讨产业转移将对中西部地区的社会和文化造成的影响。这不但促使非经济学学科跟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也可以强化这类学科的应用性研究,达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效果。

  报告显示,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致承接了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第一次是20世纪80—90年代,我国抓住国际上以轻纺产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历史机遇,加快了轻纺产业升级换代步伐。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难得机遇,产业转移的重心从原材料工业转向加工工业、从制造业转向高附加值工业、从传统工业转向新兴工业、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第三次是2000年前后,由于加入WTO带来的新机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福建沿海地区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信息产业基础。中国不但已成为东亚区域产业循环中梯度转移的主要承接者,而且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广东、福建、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等东部沿海省(市)具有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双重任务。

  报告还显示,近年来,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在中西部地区呈现出一些显著特点。其一,东部产业向西部的转移依然是以政府主导为主。其二,2000年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转移的重点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对资源和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其三,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的来源地相对集中,大多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到中西部地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其四,产业转移的层次逐步提高,产业转移的重点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生产能力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产业转移从原来的单个项目、单个企业转变为包括产业的整体性转移。其五,在产业转移中,浙商、粤商、台商、港商等的表现比较活跃,其中,浙商最为抢眼。浙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内资(主要是民间资金)输出省份,浙商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经济投资创业主体。

  该报告的研究表明,影响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因素主要为:资源问题和要素成本是导致东部产业转移的直接原因,市场拓展成为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驱动力,东部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转移是必然选择,中西部地区政府的政绩要求,迁移企业自身的考虑等。

  随着产业转移的到来,中西部迎来的发展机遇是前所未有的,面临的挑战也是异常严峻的。

  首先,中西部地区有很多地方还保留着历经千百年的典型村落社会和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随着产业转移带来的大规模工业化,将在很大程度上或大或小地、或早或晚地影响那些典型村落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其次,在新一轮产业布局调整链条中,出现了一批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向乡镇转移现象。比如,在地处湖南省中部涟源市金石镇,一方面,国家投资近百万元在该镇白潭村建设了国家安全饮水工程;另一方面,一个在别处屡屡碰壁的高污染的锰矿企业也被镇里“招商引资”引入。目前,可持续发展、注重环保等科学发展观念在不少乡镇可能还是盲区,乡镇财政压力、政绩考核体系导致了乡镇干部的“短视”。

  在撰写此报告的过程中,国际企业人类学委员会与中国都市人类学委员会合作,共同组织了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区域经济学、边疆少数民族研究等多学科专家和学者,采用弗农的工业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刘易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梯度转移理论、工业化理论、现代化理论、城市化理论、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社会文化变迁理论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共同探讨了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张继焦)

  “中阿文明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阿文化增进理解至关重要

  本报讯(记者刘维维)12月4—5日,“中阿文明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外交部、商务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宁夏大学等单位以及苏丹、巴勒斯坦等国的专家学者共80多人与会。

  外交部前副部长杨福昌指出,上世纪末,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为顺应这一形势的变化,中阿关系也加快了发展进程。中方采取了很多措施加强双方关系,如成立中阿友协、派遣中东特使、与阿方共建中阿合作论坛等。据杨福昌介绍,最近几届的阿盟理事会都作出了有关中国的决议,如“强调各成员国重视加强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各领域的关系,重申阿拉伯国家支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唐宝才分析了中东伊斯兰国家在这一形势下面临的挑战,并详细阐述了中东各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所采取的对策。对于石油出口贸易,唐宝才特别强调,沙特等海湾国家正在努力谋求与中国、印度等国建立长期、稳定的石油供需关系。

  中国同阿拉伯国家的交流与发展历史悠久,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教授张甲民把双方交往的历史归纳为三个高峰期:阿巴斯和大唐时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他认为,第三个时期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中阿双方文化上的进一步理解至关重要。

  在文化分会场,阿拉伯诗歌和阿汉互译成为与会专家讨论的热点话题。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教授薛庆国以当代阿拉伯诗歌巨匠、伊拉克诗人巴德尔·夏·赛亚卜的名诗为例,分析了“雨”所带有的忧伤和悲愤色彩,而在阿拉伯古今诗歌中,“雨”的意象通常与欢乐、福祉联系在一起。由此,他认为之前曾有阿拉伯学者指出赛亚卜曾受美国现代派诗人庞德翻译的中国古诗《华夏集》的影响这一论断是十分可信的,而且恰恰是庞德对中国诗歌的一些误译,对赛亚卜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最明显的影响,才结成了诗人与中国古诗的因缘。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朱立才认为,中阿两国人民对世界的认识在主要方面是相似的,两国人民的基本生活经验与思维规律大致上也是相同的,从而为中阿两国文化的相互沟通,为阿汉成语、谚语的互译,提供了基本条件。对于阿拉伯成语、谚语的汉译问题,朱立才提出可采用对应法、直译法、借用法和意译法,在使用这些方法时,需要注意处理好与文化有关的问题,例如区分阿汉成语、谚语的褒贬色彩。(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完善公共利益表达机制 预防网络民意窄化

  本报上海讯(记者李玉)转型期的中国矛盾凸显,给我国各级政府公共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媒体环境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和舆论引导,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近日,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谢耘耕工作室在沪成立。据悉,该工作室致力于新媒体与社会、危机管理的深入研究,为政府公共管理提供决策咨询和服务。

  在成立大会上,该工作室发布的《2010年中国公民的网络表达与公共管理分析研究报告》提出,当今公民的维权渠道已经发展到“上网”;维权主体从公民个人发展到公众群体;网络维权方式上,公民经常使用两张牌——悲情牌与极端牌,来引发舆论关注;网络维权格局中,第三方力量正在兴起,对网络舆论的推动作用明显。随着公民网络表达的勃兴,我国以政府为绝对主导的公共决策过程,逐渐转变为政府主导、民众参与的协商决策模式;网络表达推动公共舆论的聚焦和升温,影响公共管理的“政策议程”;网络表达促进政府公共决策方式逐步转变为渐进式的科学决策方式。

  尽管网络民意作用巨大,但网络民意不能等同于民意,网民存在结构失衡的问题导致网络民意或有偏差,网民非理性、群体激化现象使网络民意存在“窄化”现象,“网络推手”的盛行在某种程度上混淆了公共舆论和网络表达的视听;从网络民意的效果来看,网络民意的负面效果令人对其“民意”的表征性堪忧。

  新媒体环境下,公共管理如何建立一套与网络民意互动的新机制,谢耘耕教授提出如下建议:转变公共管理观念,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利益表达机制,畅通表达渠道;完善公共管理的信息传播机制;加强网络管理,倡导网络自律。(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江苏为青年人文学者交流搭平台

  本报讯 12月2—3日,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2010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青年学者专场”在江苏常州召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及相关研究机构的300余名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围绕“科学发展与深化改革:创新·转型·民生”为中心议题展开讨论。

  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龚放教授对当代中国大学评价制度进行了反思,认为我国大学行政化现象及其伴生的各种危害,其本质是我国现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内在严重缺陷的外化与集中体现。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徐康宁认为,国家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七个代表性产业,均具有产业需求大、经济效益好、产业带动性强等特点,政府应当抓住当前战略机遇,发展一批新兴产业,促进原有产业尽快转型升级。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岳峰)

  全国法学专业研究生“企业法务征文奖”颁奖

  本报讯 日前,第二届全国法学专业研究生“企业法务征文奖”颁奖仪式暨企业法务高层论坛在中国政法大学举行。来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等相关部门、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嘉宾出席仪式并为获奖者颁奖。

  全国法学专业研究生“企业法务征文奖”由中国政法大学与日本丸红株式会社共同设立,旨在鼓励我国法学专业研究生积极探索法学理论,提高研究生的理论研究水平,促进研究生了解中外企业的法律实务,推动法学领域的产学研国际化。本次征文自2010年4月7日正式启动,参评稿件108篇,最终评出35名获奖候选人。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郭烁)

  区域一体化法治研究中心落户广州

  本报广东讯(记者翟江玲)12月1日,“区域合作与软法”研讨会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区域一体化法治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行。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出席会议并为中心揭牌。

  为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推进依法行政,构建法治政府”的要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该校法学院为依托,整合校内外学术资源和研究力量,成立了区域一体化法治研究中心。

  该中心以“国际视野、服务决策、推进法治”为宗旨,针对区域一体化中法治建设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尤其是区域合作与发展中的软法治理问题,进行规范梳理、理论探索、实践调查和对策研究。(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