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上午,陕西华县咸林中学门前市场建筑工地挖掘地基时挖出一个古钱币土窑藏。
“早上九点多,挖掘机一铲下去,铲出了一簸箕麻钱儿。”该建筑工地的现场负责人魏晓辰激动地指着眼前的这个“深坑”告诉记者,“我一看地下还有满满一地的麻钱儿,赶紧打114,查文物管理部门的电话,通知他们赶紧来。”九点五十分,文管会来了一辆面包车,下来五个人,开始指挥建筑工地立即停工,撤出闲散人员,报告市文物局。下午一时,经过挖掘清理,发现一个宽约2米,高约1.5米的洞中埋藏大量钱币。
“20日早上开始,挖钱挖了一天一夜,第二天(12月21日)凌晨停了,第三天又开始挖,挖出来的麻钱都装在蛇皮袋子,我听见有个人打电话说袋子不够了,让别人赶紧再送些过来。”张师傅在路边经营小吃摊,他的位置正在“钱窖”的上方,距建筑工地一路之隔。
23日下午5时,挖掘工作结束,清理出的古钱币已经全部安全运至华县文管会文物库房保管。文管会主任刘安宏告诉记者,下周将组织业务人员对古钱币进行分类整理,并邀请文物专家对古钱币进行鉴定。
建筑工地出土4吨古钱币
12月20日,陕西华县咸林中学门前右边建筑工地的西北角,在挖掘地基时挖出一个口宽约1米,腹宽约2米,高约1.5米,深约4米的古钱币土窑藏。经过清理,各类古币重约4吨左右。
现场考古人员介绍,钱窖的方向由原来的南北方向拐向西边,这些泛着绿光的古钱币,排列比较整齐、规则,锈迹斑斑的钱币是用绳子相穿的,大钱、小钱三五十不等锈结在一起。虽然历经千年,但钱币上文字清楚,上面的年号和字样也不尽相同,该钱币有崇宁重宝、崇宁通宝、千禧通宝、咸平重宝等二十多种宋代钱币。在该“钱窖”中还发现了景元通宝、淳化通宝、大观通宝等存世相对较少的古钱币。崇宁通宝于北宋徽宗赵佶崇宁年间始铸,有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和崇宁元宝三种。
“钱窖”主人应是谁
据《华县县志》记载,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庶弟姬友于今华县城关镇附近,筑有郑邑。秦武公十一年设郑县,为中国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县之一。后又在西部今赤水镇郭村增设武城县。唐武德元年复置华州。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繁荣的王朝,当时华县作为东出关中的要道,商业繁荣,经济发达。
那么钱窖的主人会是谁呢?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裕民。李裕民介绍,华县今属渭南市,北宋时叫做华州,渭南当时只是华州管辖下的一个县。华州经济比较发达,而且是交通要道,连接了当时首都开封和长安。“华县此次挖掘的宋代‘钱窖’是不是官府的?我认为不一定。”他说。从目前掌握的信息可知,出土的铜钱最晚的是宋徽宗时期的。据此,他判断该“钱窖”的埋藏时间应在北宋末,埋藏的原因很可能是为了躲避金兵的掠夺。一般说,为了逃命,往往顾不上管公家的铜钱。私人就不同了,他们必然会想着有朝一日回到故里,还得用这笔钱财,这是他们的命根,所以他认为该“钱窖”是私人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李裕民也分析道,如果挖掘的地点是在宋代州衙之内,可以肯定是官府的,如果在州衙之外,那更可能是私人之物,其身份不外乎是退休的官员或富有的商人、地主。由于宋代经济发达,富有的人家很多,北宋时期寇准就是华州人。
宋代“钱窖”为何频现
查阅资料,可以发现各地都在挖出数量惊人的宋代钱币,李裕民认为,宋代以铜钱作为主要货币,和后来以银为本位不同,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很高,如唐都长安就只有东市和西市,其他坊巷不允许开商店,而宋朝经商是不限地点的,大街小巷、城里城外都可以开商店。宋朝对外贸易比唐朝发达。唐朝每年货币铸造数量很有限,唐朝近300年的货币铸造量不如宋神宗两年的货币铸造量,而铜钱的储存和铸造成正比。宋朝经济发达,到后来,生产的铜不够用了,就用铁铸造钱币,当时的陕西、山西、四川等地都铸造过大量铁币,但是铁币不值钱、又很笨重,不便携带,于是交子应运而生,至此开创了纸币先河,这些都是宋朝经济发达的结果。因为宋代铜钱的铸造量远比唐代多,所以唐代就不容易发现这么大的“钱窖”,而宋代就可以。宋代的钱币分布特别广,全世界几十个国家都有出土。当时外国铜钱铸造业不发达,不少国家把宋钱当做流通货币,宋钱在当时的作用接近于现在的美元。中南亚、南亚、非洲等地都发现了大量的宋钱。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陈峰对这个问题有深入研究,他告诉记者,宋代经济发展很快,商品经济很活跃,北宋末年的徽宗时期,经济发展承袭了以前的发展,水平很高,但是政治上很腐朽。皇帝、政府采取的许多措施对经济都有严重的干扰,比如大兴土木,铺张浪费,导致财政收入紧缺,苛捐杂税随之不断增加。比如在食盐问题上,先是由政府专卖,后来改成政府出售专卖权给私人,他们拿到“盐引”就可以交易,而政府财政紧缺时就宣布“盐引”作废,实际上是对商人进行掠夺。在货币发行上,宋代分为纸币交子、铜钱、铁钱等。当时商品经济较发达,货币流通加速,纸币的发行量非常大,导致了贬值,但是跟通货膨胀不一样。但另一方面,宋朝对铜的开采和铸造货币的水平,无法满足当时对货币的需求,这就造成了“钱荒”。加上周边地区的西夏、辽等也在走私宋朝铜钱,这就进一步加剧了“钱荒”的情况,由于铜钱紧缺,很多有钱人就把钱储存、窖藏起来,所以就会经常发掘出大量的宋钱。钱币窖藏一方面跟“钱荒”有直接关系,当然更是防止兵匪来掠夺。
陈峰说,宋代的历史,从第二代的太宗以后形成了一个政策,国家的发展重点方向是国内,以内部建设为最高目标。它和汉唐有所不同,对外长期采取守势,军功集团比较受压制,因此宋代制度建设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都高度发达,出现了文官士大夫长期主政的局面。宋代的统治者比较现实,许多政策在客观上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比如土地的买卖不受限制,城市的坊市限制被打破,《清明上河图》就是那个时期社会经济的反映。宋代的商品经济活跃,它的文化、文明程度大大进步。但宋的失败就在于对边防上采取守势。上个世纪陈寅恪先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耿显家 陆航 杨晓娟(发自陕西))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