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152期特别策划“展望新五年(上) 历史与机遇”文章之一。
正确的方针、路线,正确的思路、规划,是对实际情况科学分析与正确判断的结果。五中全会《建议》是对国内外形势科学分析,对我国所处国际环境、历史方位和战略机遇期、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我国仍处于难得的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伟大历史长河中,我们国家和民族现在正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和国际环境、历史方位上,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历史命运和前途会是怎样的?在正确判断时代、历史方位和国际形势的前提下,才能搞清楚“十二五”时期我国改革发展仍然处于难得的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当前世界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动之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历史趋势、两大力量、两种意识形态的较量出现了新的变数,激烈社会变化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时空,提供了新的机遇条件,又使其面对严峻复杂的挑战。从国际上看,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深度冲击,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但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演化,我国同各大国、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等的关系持续平稳发展,各国加强对华经济技术合作的意愿进一步增强,我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从国内看,尽管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压力较大,社会矛盾特别是各种“两难”问题突出,但我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国民储蓄率较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步伐加快,各方面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政治大局稳定,这些都为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广阔空间。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应该十分准确地判断,党做出的关于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结论是符合实际、完全正确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仍处于难得的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我国正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我国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的基本格局没有变,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和平发展总体态势没有变,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存在的基本条件和我国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的基本面并没有因为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发生根本性改变。
当前我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新时期30多年,大体上已经历了两个阶段,进入第三个阶段,即新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2年,即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邓小平南方讲话。一是完成了拨乱反正,1978—1982年;二是进行了改革开放,1982—1992年。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发动了第一轮的改革开放,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沿海开放到全面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第二阶段,1989—2002年,即从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开始到党的十六大以来。尽管遭遇了1989年政治风波和苏东剧变,但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成功地推进了改革开放,战胜了挫折,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建设,进入工业化发展中期,实现了奇迹般的经济快速增长。
从十六大至十七大,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发展到新的第三阶段,这五年发展速度更快。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五中全会分析该阶段有三个阶段性特征:一是经济社会结构变化呈现新特点。200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700美元,今年达到4000美元,“十二五”期间将向更高水平迈进。在这个阶段,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继续提高,消费结构将持续升级,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也将随之调整变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在快速增长变动中,经济结构升级的约束增多,社会结构平衡的难度加大,前进中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经济社会管理亟待加强和改善。二是传统增长模式面临新挑战。现在,我国经济规模已位居全球前列,但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也明显加大,传统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主要表现在: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强化,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国际收支不平衡,外贸增长方式粗放;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消费率偏低;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许多核心与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制约科学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依然较多。三是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新期待。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对提高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愿望明显增强。尽管我国社会事业有了很大进步,但总体上依然滞后于经济发展,仍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块“短板”。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还存在不少难点和焦点问题,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仍然不够。这些都与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有较大差距。这些阶段性特征恰恰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尽管是新阶段,出现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但一是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虽然进入新阶段,但仍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是主要矛盾没有变,日益增长的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变;三是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属性没有变,我国新阶段的特征服从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的特点,如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总体落后、农业滞后等。
在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努力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新时期30多年来,特别是最近五年,一个最显著的成就是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成为第二大世界经济实体,完成了伟大的历史转折。
生产力发展了,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总之一句话,蛋糕做大了。一方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提供了强大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财力支持,使我们有能力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最切身、最迫切、最现实的社会民生问题。
但同时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又遇到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改革开放新阶段转折的关节点:一是由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向在坚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转折;二是由效率优先向在追求效率的前提下全面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转折;三是由GDP的快速增长向坚持GDP快速增长前提下的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任务转折;四是由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折。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集约化发展道路。经济增长主要靠工业来带动。15年过去了,在转变增长方式上取得很大成就,重工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凸显了我国工业人口加速发展的一系列重要特征。但这种以扩大工业规模为主的增长模式,同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原材料消耗巨大;资源、环境压力大;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作用不断下降;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这就进一步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的战略要求。
总之,我国社会目前所处阶段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由如何做大蛋糕向如何分好蛋糕转折,即由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转折,既是发展的黄金期,又是矛盾的突发期。一方面发展快、形势好,但另一方面问题多、矛盾多。机遇与挑战并存,成绩与问题并存。主要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增长快,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经济社会缺乏全面发展。二是社会财富大量积聚,但社会分配公平问题又极为突出。蛋糕做大了,但如何分蛋糕问题突出。三是经济增长迅速,但环境、人口、资源压力越发明显。四是原有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严重制约科学发展。五是对外开放度越来越大,对外竞争力越来越强,但承担的国际性风险越来越大。
分析表明,目前我国处于“十一五”的收官之年、 “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于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因此,必须牢固树立机遇意识,适应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一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仅仅扭住发展不放松。二是要牢牢把握主要战略机遇期。三是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四是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王伟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
(本期特别策划采写工作组:刘倩、张平、褚国飞、谢德、郑飞)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