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社会史研究遭遇的最关键问题是如何构建秘密社会这个“子系统”与中国社会这个“大系统”之间的关系。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秘密社会研究至多就是对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个社会问题的研究,秘密社会史至多就是社会史中体量较大却依旧零碎的一片。事实上,伴随秘密社会史研究的兴起,几代学者都在努力致力于分析、解读秘密社会与近现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变革的关系。
2010年8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邵雍的专著《秘密社会与中国革命》。将“秘密社会”放到与“中国革命”“平起平坐”地位的开先河之人,大略可追溯到100年前陶成章在《浙案纪略》中对光复会联络浙江秘密社会共同进行反清革命的真实记录。不过,由于秘密社会根深蒂固的负面形象,肯定秘密社会对中国革命积极意义的多半是亲自从事联络秘密社会工作的革命党或者参与革命活动的秘密社会成员。包括孙中山在内的政治领袖,在民国成立后,都不情愿将秘密社会的功绩镶嵌在革命胜利的皇冠之上。《秘密社会与中国革命》一书的写作,一方面是对前辈学者们关于秘密社会与中国近现代政治关系研究的一次总结和生发,另一方面也使秘密社会史研究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和破竹的气势向政治史领域进发。
......(作者:姚霏 单位:复旦大学历史系)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