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151期特别策划“我们这一年”文章之一。
编辑手记:
2009年岁末,本报“国际”版曾就当年的学术会议进行了热点扫描与回顾。今年,虽是同样的策划与制作,但在整理这些看似枯燥的资料时,编者却别有一番体会。
近几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上升,各类重大学术会议不仅越来越多地关注中国问题,也更加愿意倾听中国学者的声音。与此同时,许多重量级的国际会议移师中国举行,比如素有经济学界“奥林匹克”之称的世界计量经济学大会便于今年8月份在上海落下了帷幕。
观察近两年的学术会议内容,有三个鲜明的特点:第一,各学科不再局限于对自身领域的研究,而是以一种较之以往更为开放的姿态关注其他学科的发展方向与研究主题,并尽可能地吸纳学习。第二,主动贴合时代背景,诸如可持续发展、非传统安全、公共外交等议题逐渐成为讨论的热点。第三,除了传统学科的拓展延伸以外,新兴学科呈现出一种更为细分的趋势。例如4月15日在澳门举行的首届“澳门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9月10—11日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世界城市科学”发展论坛。限于报纸篇幅,这里我们并没有多加介绍,但依然应该得到重视。
2010年国际重大学术会议回顾
语言学
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IACL)第十八届年会在美国哈佛大学举行
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第18届年会(IACL-18)暨北美洲汉语语言学第22次会议(NACCL-22)于2010年5月20—22日在美国哈佛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美国、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和欧洲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主题涵盖了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句法、语义、音韵、词法、文字、语用、语言习得和语言接触等。
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是全世界唯一一个研究中国语言学的国际性专业学术团体,一年一度的年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中国语言学的研究水平。
汉学
首届中国特别问题国际(汉学)研讨会在斯洛文尼亚召开
2010年6月3—6日,首届“中国特别问题国际(汉学)研讨会——魏晋南北朝哲学·文学·艺术”在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举行。参会专家学者来自欧、亚、美三大洲的著名高校,他们从魏晋南北朝的哲学、科学、文学、历史、艺术等角度,深入研讨了这段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断裂、转型”期的方方面面。
本次会议以跨学科研究为特色,旨在对语境转变下的旧有观念作出新的阐释与分析,重新整合魏晋南北朝特殊文化语境内无法解释和理解的文化形态,并用重新勾画的形象去挑战传统历史阐释的绝对权威,从而竭力避免将“今天”的信仰与价值标准强加给“过去”。
传播学
国际传播学会(ICA)2010年年会在新加坡举行
国际传播学会(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ICA)2010年年会于6月22—26日在新加坡新达城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这次会议是ICA举办的第60届年会,主题为“传播的现状:政治、文化和技术挑战”。
本次年会设立了近百个专场会议和小组讨论,其中有七个专场涉及中国问题,足以显示中国传播研究正日渐吸引全球学界的注意力,而中国传播研究者亦逐渐成为主流学术力量之一。“媒介研究:中国问题与中国视野(Media Studies: The China Question and Chinas Perspective)”是整个大会最具吸引力的专场会议之一,与会学者就中国媒介研究的焦点话题进行了探讨,如国家形象建构、跨文化传播等,并指出了具有独特性的中国传播理论建构的可能性。
社会学
国际社会学协会(ISA)第十七届世界大会在瑞典哥德堡举行
2010年7月11—17日,国际社会学协会(ISA)在瑞典哥德堡举办第17届世界大会(World Congress of Sociology),主题为“变动中的社会学”(Sociology on the Move)。3000余名代表围绕社会学如何更好地解释世界变化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与此同时,来自社会学各个分支的研究者重新审视了本领域研究的优良传统,发掘新的研究主题,探索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并关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学对其他学科的开放性问题。
国际社会学协会建立于1949年,总部设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康普顿斯大学,旨在代表世界各地各个学派的社会学家,促进社会学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社会学知识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美学
第十八届世界美学大会(ICA)在北京召开
2010年8月9日,为期5天的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esthetics)在北京大学隆重开幕。300多位来自世界各国的美学家与400多位国内学者汇聚一堂,围绕“美学的多样性”主题展开讨论。
与会学者的发言涉及美学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美学、各艺术门类美学、环境美学、生活美学等极为广泛的领域,不仅探讨了西方古典美学和当代美学,还就比较美学、亚洲美学等专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充分体现了大会主题“美学的多样性”,尤其是中国美学和中国艺术成为探讨的重要话题。这表明国际学界越来越重视中国美学的独有价值和创新潜力,中国美学中一些具有理论与现实双重意义的思考成果,通过这次大会走向世界。
经济学
第十届世界计量经济学大会(ESWC)在上海召开
2010年8月17—21日,第十届世界计量经济学大会(ESWC 2010)在上海举行。包括数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内的千余名海内外经济学家齐聚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探讨世界经济领域的前沿问题。在为期5天的会议中,300多场主题演讲和小组交流几乎涵盖所有经济学研究领域。主办方还特别在会议进程中举办“政策专题全体大会”,国内外经济学家就世界经济热点问题发布了最新研究成果。
世界计量经济学大会每5年组织一次,是经济学领域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强、覆盖范围最广、最具前瞻性的学术会议,号称经济学界的“奥林匹克”。如此重要的经济学学术会议能够在中国举行,将进一步推动现代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这一方面体现了世界经济学界对中国目前现代经济学发展的认可,另一方面也能为中外经济学界搭建桥梁,使国内外经济学研究者的交流进一步加强。
历史学
第二十一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
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于2010年8月22—28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与以往的年会相比,本次大会更加重视第三世界国家的历史,更紧密地结合历史与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大会有三大主题,分别是:帝国的衰落、作为文化的城市、宗教与权力。
大会还设有许多特别专题,诸如:文明问题、跨文化研究、非洲历史、旅游文化的变化、历史的情感因素等。这些专题包括了当前史学界关心的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各类基础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另外,大会的各分论坛议题也紧紧围绕着具有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的问题而展开。
政治学
美国政治学学会(APSA)2010年年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
2010年9月2—5日,美国政治学学会第106届年会在华盛顿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艰难时期的政治学:经济压力下的公民、国家和国际体系”。作为国际政治学界最重要的一项会议,共计730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届年会。
会上,除了针对会议主题所作的一些纯理论性研究和历史性比较之外,很多讨论都围绕着当今美国和世界在这场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中所面临的诸多实际问题展开。
美国政治学学会发展到今天,就中国问题的研讨也越来越多。今年针对中国的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中国在政治外交方面对世界的影响、中国主导世界的意愿和能力、“中国崛起”对世界的影响。
法学
第二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在北京召开
2010年10月3日,第二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莫斯科大学、东京大学等多所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大学法学院的近百位院(校)长、法学家以及国际法学院院长协会主席、美国法学院院长协会主席、澳大利亚法学院院长协会主席等出席。国内近400位法学院院(校)长、法学专业学会会长、著名法学家也应邀到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重大治国方略以来,中国在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依法治国目标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可与世界分享的经验。本届论坛的举办,有助于向世界各国法学界宣传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让世界各国著名法学家近距离了解中国法治事业进程,以此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法治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扩大中国法学教育在世界各国的影响力。
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唯一的全球性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也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性法学专家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于2000年创办。(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