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151期特别策划“我们这一年”文章之一。
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报》陆续发表了有关“国学”、曹操墓之真伪、孔子“无友不如己者”释义等系列学术争鸣文章,不仅活跃了学术空气,也触及学术研究的方方面面,推动了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受到学术界的好评。
“国学”问题 是耶非耶
“国学”问题虽属老生常谈,近几年却又引发热议,很多报刊甚至专辟“国学版”展开探讨,“国学研究院”之类的机构,在全国各大学亦先后成立,形成了“国学热”。此乃是耶非耶?《中国社会科学报》刊发了多组文章,组织多名学者,对此展开深入讨论。笔者认为,李学勤和扎拉嘎两位先生的文章,较有说服力。
除专文论“国学热”外,李学勤先生亦在《“大发现时代”催生新汉学》(《中国社会科学报》6月1日)一文中提出:“王国维《〈国学丛刊〉序》中,曾经探讨过中国的‘学’和外国的‘学’到底有没有差别这个问题。他认为学无中西,世间学问也不过就是这么几种,一种是科学,一种是史学,一种是文学。这三种‘学’,中国有,外国也有,中国和外国的‘学’应该是一样,不过就是所得不同,所用的语言不同罢了。钱穆在《国学概论》中也有相似的论点,他说:‘国学’这个词以后不会长期存在,因为‘学’没有中西。”这间接地反映了李学勤先生的看法。
扎拉嘎先生认为,把中国传统文化论定为“国学”缺乏科学理性,不符合中国当今文化现实。他更反对要把“国学”立为“一级学科”。蒋寅先生也发表了《慎言创立“国学”学科》一文(《中国社会科学报》6月15日),认为“国学”本身是一个由古典的学科分类支撑的知识体系,而不是一个知识门类,纳入当今的现代学科分类中,就必然方枘圆凿,抵牾难合。综观国学争论中正反两方观点,笔者更为赞同李学勤和扎拉嘎两位先生的看法。在围绕“国学”的多次讨论中,广大读者和学人对“国学”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
百家异说 则必或是或非
对孔子“无友不如己者”之解读,《中国社会科学报》“争鸣”版自7月15日以来,陆续发表了数篇争鸣文章,以辨明意义,去伪存真。学者们认识到,学术研究,尤其训诂学,须坚持正确的研究途径和方法。战国时代的孟轲,即指出正确的研究途径和方法,谓“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又曰:“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逆”,迎也。
就如在“无友不如己者”探讨中,栾贵川先生诠释孔子“无友不如己者”,更多是从孔子的思想角度,以孔解孔,以孔注孔,因此,他对“无友不如己者”的研究和诠释,能符合孔子的原意,“是为得之”。否则,不能“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偏离孔子的思想,标新立异,寻求新解,这只能像荀子所说:“百家异说,则必或是或非。”(《荀子·解蔽》)学术争鸣,当正本清源,沿着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前行,否则即是浪费无谓的精力,这足以让学子们警戒。
争鸣 推动学术发展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报》“争鸣”版的读者和参与者,笔者一直关注着版面的每一个话题、每一次讨论,在此年终之际,回顾过去一年争鸣话题之时,对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报》的“争鸣”自然也有着更多的期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笔者有如下提议。其一,《中国社会科学报》的“争鸣”版,应继续刊发具有学术价值或现实意义的争鸣文章,更加深入、开放地探讨学术及现实问题,追求真知,推动学术发展。当然,争鸣文章,最好能够集中在“争鸣”版讨论,以免栏目杂乱。
其二,关于目前使用的中小学语文课本旨趣较低的争论贯穿年度首尾,反映的主要问题是,教材内容枯燥乏味,无益于教学和学习。青少年的语文教育问题事关重大,国家教育部应投入足够资金,组织有经验、有才能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集中精力和时间,集体编写出能够充分给青少年以人文滋养和文化底蕴的生动、活泼、形象的语文课本。笔者期待《中国社会科学报》“争鸣”版能够约请相关及感兴趣的专家学者撰文就此类问题争鸣讨论,给教育部纠正此弊端和编写新的中小学语文课本提供理论依据。
转眼旧的一年已逝,新的一年将至,殷切期望未来《中国社会科学报》的“争鸣”版愈办愈好,办得更有生气,积极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为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贡献力量。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陆永品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