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独家报道 引人入胜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1-04 14:16: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151期特别策划“我们这一年”文章之一。

  2010年,国内社会科学界风云迭起,各地考古新发现等重大话题此起彼伏。《中国社会科学报》恰逢其时,社领导及时决策,开辟了与其匹配的“独家报道”栏目。这一栏目,发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自身优长,力求反映重大的选题,获得现场感和学术性的结合。对于独家报道,社领导定下的方向和特色是“引人入胜”。此后,这一诉求落实于文字,为本报的“不可取代”的办报理念增加了新的成分。

  追寻文明的密码

  既具有生动性、故事性、现场感,又兼具权威专家的解读和支持,这样的报道填补了国内相关报道的空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补白之作。为了完成高标准、严要求的独家采访,我们的记者们必须走出去,到全国各地去,到现场去。他们的目的地不仅有学者的办公室和客厅,而且深达全国大地的各个角落。为了达到引人入胜的目标,报纸采访部还专门制定了独家报道的采写指引:完整报道,多元补充,镜头感强,注意细节,挖掘价值,第一时间等。

  2010年夏天,考古学界爆发了“曹操墓”真假之争。在报道这场论争的过程中,社领导适时提出对相关话题做深度而独家报道的想法,开启了本报独家报道的端绪。我们的记者赶赴河南、陕西等文物大省和“盗墓大省”,与考古工作者和当地民众面对面地接触,甚至与盗墓贼和假文物商贩周旋,从中获取大量第一手资料和鲜活生动的真实场景,挖掘出了触目惊心的盗墓、文物造假事实。

  福建泉州的“矮人墓”的主人到底是谁,向来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历史疑团,本报记者赶到福建泉州湾晋江入海口的小渔村,捕捉最为细节生动的内容,在考古发掘之前,争得了先机,写出了《泉州“矮人墓”大揭秘》的深度报道,成为了全面、翔实反映这一问题的报道。在我报的报道推出之后,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也闻风而去。甘肃永昌的骊靬人是否为罗马军团后裔,也是一个长达数千年的历史疑题。伴随着兰州大学意大利文化研究中心的揭牌成立,人们感到骊靬人与古罗马有着微妙的关系,关于他们的来源,一时成为热点话题。本报记者曾江第一时间前往甘肃,走访各路学者,也到实地踏访,亲身与者来寨村村民接触,对于这一历史疑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湖南永顺老司城,号称中国的马丘比丘。2010年,这座沉睡了两百多年的老司城随着考古发现而醒来,在考古成果公布之前,我们的记者杨天波已经赶赴那里,不仅仅闯荡老司城的内外做了一番实地考查,还将报道的话题延伸至土司文化、遗产保护等纵深层面。

  本报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特殊学科建设工程”而开启的“绝学大寻踪”系列报道,目前已完成梵文、契丹文和西夏文的报道。这些文章不局限于这些学科、文字等,而是将关注的目光投射到更为广大的历史、文化层面。这一系列报道为读者展示了几代学人孜孜不倦的学术之旅,勾勒了学科的发展脉络,更展望其未来命运。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努力,能够增进公众对这些或许冷门但是意义重大的学科的了解,尽到一份学术报纸对于学术建设的责任。

  无论是各种“绝学”,还是曹操墓、“矮人墓”、老司城等,都是人类文明的足迹,包含着特殊而耐人寻味的信息。我们在报道中,将目光向深层窥到了人类的基因密码,与专家学者等一起破解这些密码,从而感受到文明足迹,更观察到历史文化、民俗景观等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我们希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这些报道,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在回味中思索和比较人类历史发展的脉络,对于文明进程中的密码信息有更为深刻、多样的理解。这些都是我们独家报道的用意所在。

  能够从事独家报道的记者是幸运的。因为从没有国内外的学者能在这份学术大报上从头版开始连续两版甚至三个版地发表文章。而这样的事情,能出现在独家报道栏目,这样大篇幅和优越位置地“受宠”,此前是从不敢奢想的。

  好看,更耐看

  独家报道虽然推出时间不长,却收到了持久和广泛的反响,其影响力已经初步显现。

  对于独家报道,我们力求做到“好看”,让读者“爱看”,更希望其依靠学术含量和品质,成为一种“耐看”的报道,不仅仅在短期内取得声誉,更期望在长期内经得住推敲和考验,成为相关话题报道的精品。

  已经推出的8期独家报道,获得了读者的普遍好评,使他们对报纸有了更多和更高的期待。9月28日,第一次独家报道“文物造假与盗墓揭秘”刊出之后,读者对这一创新之举表示他们的惊喜与赞誉。更有读者对这样的新鲜话题大感兴趣,感谢我们的记者带给了他们素不所知的真相。

  在互联网上,独家报道文章也受到了欢迎。独家报道的新闻每一次在本报网站上贴出后,都会得到国内众多网站的转载和推荐。在网络上,对于相关话题进行搜索,见到转载量最大、排名最前的往往是我们报纸的独家报道文章。即使此前已有别的媒体做出过相关报道,我们的独家报道仍然因其价值而受到欢迎。

  为我们留下诸多不平凡记忆的2010年就要过去了,一个新的年份带着新的希冀到来。我们希望,在2011年,在重大的考古发现和其他重大社科话题发生之时甚至之前,有我们记者关注的目光和奔走的身影;我们在选题思路和范围上,能够不断拓展;每位记者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成长的机会,采写水平和理论修养都能够不断得到提高,写出更多专业性和故事性等等兼具的稿件。我们的独家报道最终目的就是能够奉献出更多精彩的报道,带给读者可读性与学术性并重的精神食粮。

  绝地,绝学与寒夜

  记者在每次出发前,采访部都会对采访计划做出周密的安排;记者无不仔细搜集资料,充分掌握相关的情况;在采访中,记者还会随时和部门领导进行交流,随时把握采访方向。为了获得第一手的真实材料,记者需要出入一些并不令人惬意的地方,面对可能完全陌生的环境。他们要克服难以预想的重重困难,付出他人所不知的辛苦,才能写出若干文字。每一次独家报道背后,也有着一串串这样的艰辛故事。这些没有出现在报纸上的故事,同样耐人寻味。

  郭潇雅在外地采访时患上了重感冒。为了如期完成工作,他一边打点滴,一边修改稿件。他还“伪装”成准备投入盗墓行业的后生,在一个半明半暗的地下室里与盗墓贼会面,从对方口里打探到不为人知的盗墓行业“潜规则”。这类冒险的“明察暗访”,让他获得了与一些流行的盗墓小说明显不同的真实情况。做文物造假报道的唐红丽,为了取得造假者的信任,装扮成买假文物的商人,由熟悉这个行业的朋友陪着去“看货”。“装模作样”之后,她仍有些心虚,怕被对方看破。对方果然很谨慎,说要不是看“牵线人”的面子,不会跟她说这说那。虽然被对方指为“不专业”,记者仍然坚持说自己店就在北京,来河南进货,终于让文物造假者相信,愿意进一步谈“生意”。不过对方仍不肯让这些外人进他的工作间看。趁着这位造假工匠出去的短暂空隙,记者偷偷走进他的工作间,看到了造假的真实现场:台子和各种文物造假工具,以及三件半成品。

  传统节日中秋节,本是合家团圆的日子,而为了“盗墓”的独家报道,记者曾江在采访途中的火车上度过了这个中秋节。他找到了生产洛阳铲的厂家,目睹传说中的盗墓利器洛阳铲的真实制造过程。他还写出了“盗墓贼的中秋节”等报道文章,令我们看到了文物被盗、考古队员被盗墓贼打伤的残酷事实。

  在矮人墓揭秘的报道中,记者刘潇潇前往与大多数村民存在语言隔阂的泉州蟳埔村。除了在当地的鹧鸪山上遭遇了难以数计、来势凶猛的蚊子叮咬,还有语言沟通方面的障碍。虽然有普通话还算好的当地人帮助翻译,往往也难以很好地与村民沟通。在这样的情况下,记者只能耐心地多问。她总结道,“语言不通造成天然的距离感,这就需要记者的耐心和真诚。”这种耐心和真诚,打消了村民对外来人的疑虑,更换来了他们对采访工作的配合,“正是第三次进村的时候,村民看我的眼神明显不同了,主动给我提供信息。”发自内心地尊重当地文化、风俗很重要,这也是她的经验总结。12月2日,在她去内蒙古自治区采访结束返回途中,遭遇大雪。锡林浩特机场成了一个“孤岛”,不仅航班取消,也没有班车出入。在候机大厅,她从早上8:30坐到下午16:30,中间一直没有吃饭,独自等待整整8个小时。

  在绝学大寻踪之走进契丹文的采访中,唐红丽孤身一个人闯荡内蒙古的辽阔草原和东北大地,孤身寻觅契丹——辽国的种种印记。因为从赤峰到辽太祖陵和奉陵邑都没有公交车,只能自己租车前往。这一行,路途漫漫,天快黑了让人不免担心,好在司机是个好人。她夜里从赤峰到呼和浩特时,车在半路出了故障,从8点一直到凌晨1点,只能在寒夜之中等待。四五个小时之后,她才搭上派来接应的车。辽太祖陵所在的山上,根本没有路,只能爬山,半个多小时才到半山腰,同行的人走得疲乏、想放弃了,而她还是坚持下来,最后看到了这里壮观的景象。

  做走进西夏文报道的张春海,到西夏王陵之后,不仅看到了“规定项目”的3号陵,还一个人走到贺兰山脚下,在空旷的陵墓一座一座地探访其他帝陵。这座有50平方公里的王陵,幅员辽阔,据说平时巡逻人员都是驾车巡视。他途中果然遇上一位开车过来的陵园巡逻人员,印证了西夏王陵有人开车巡逻的说法。讲明自己的身份和目的、证明自己不是闯入这里的闲人之后,他谢绝了巡逻人员带他一程的好意,执意一人步行尽量走到各处去看。走了小半个陵园之后,他甚至看到了以前农牧民侵占陵园这块风水宝地,甚至在此埋葬父母与西夏王室“做邻居”的情况。

  到湖南永顺土司城采访的记者杨天波,出入崎岖的湘西山区。他一路换乘了各种交通工具,从飞机、汽车到摩托车,再到徒步行进,几乎重温了一部人类交通进化史。他几乎是靠着自己的双脚走遍了老司城的各个角落,甚至跳进土司墓中拍照,这一路“很刺激,也很危险”。通过这次实地采访,他向我们澄清:湘西民风并不像之前传言的那样彪悍,动不动就掂个土枪出来;他们和大多数中国农民一样,都很淳朴。

  独家报道的外出采访,记者常常要前往千里、万里之外,毕竟是冒着风险的。但是,采访部的记者表现出了从事这个职业的勇气和素养。在一次选题会上,采访部女记者们一致要求在分派这类采访任务时不分男女。正是靠这种“劲头儿”,采访部的记者才在独家报道的过程中挖掘到了别人难以发现的“奇珍”。

  到发稿时,仍有采访部的记者在独家报道的出差采访途中。可以肯定,他们的2011年新年将在外地独自度过了。

  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向我们的读者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春海)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