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2010:我们这样报道中国
作者:cuicen   日期2010-12-29 16:50: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151期特别策划“我们这一年”文章之一。

  编辑手记〉〉

  2010年即将过去,将这一年出版的报纸叠放起来,已是沉甸甸的一摞。这一年,我们跟随学术界一同走过,一路记录,一路成长。有读者在来信中说,“《中国社会科学报》让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了家园的感觉。每每读之,倍感亲切”。关注学界,报道学者关心之事,提供学术平台,是我们的职责。

  3月,“两会”召开,我报派出由编辑部常务副主任亲自带队的报道小组,带着对学术界、学者的特别关注,从会场、代表驻地、场外发回一篇篇报道。4月,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举国同哀,我们的记者迅速打好行囊,第一时间深入灾难现场,用文字和图像记录了悲壮与重生。7月,在绿树荫浓的时节,我们迎来了《中国社会科学》创刊3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1周年的日子,周年纪念特刊出版,“一报一刊”与中国学术同行……

  一篇篇报道,一帧帧图片,记录了一年的喜悦,也刻下我们一路走来的清晰足迹。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特别盘点了《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的重要报道,借此记录下这不平凡的一年。

  NO.1 十七届五中全会解读

  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昂首前行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0月15—1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是在党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系统规划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蓝图和重大举措。

  在全会结束的第二天,我报“马克思主义”版即刊发了题为“学者热议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整版策划,邀请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部副主任毛立言、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王小锡等学者解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建言“十二五”。“包容性增长”这一热词被学者们从经济学、社会学、哲学等不同角度加以阐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气象新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崇富认为,此次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意义同等重要。“我国目前只是一个大的经济体,还不是一个强的经济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气象新发展还体现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引人注目地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毛立言认为,全会提出的“四个更加”体现出要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中不断完善发展模式,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向科学发展轨道的全面转变。

  历史长河奔涌不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站在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替点上,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气象新发展,预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将掀开崭新的一页。

  NO.2 关注“十二五”系列报道

  描绘未来五年蓝图

  明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迫切需要认识‘十二五’时期是一个特殊的、具有关键意义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是我们全面推进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攻坚时期,如果‘十二五’规划能够打下坚实基础并且获得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进展,那么我们目标的完成就会顺利得多,否则就会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留下难题,所以这个时期非常关键。”李崇富告诉记者。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课题。“十二五”对于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非同寻常。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不仅诠释了这个课题,并且给出了解题的途径——“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家各方面工作有哪些着力点?预示着何种新的政策导向?在落实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具体挑战?这些,不仅学术界关注,全国都在关注。辞旧迎新之际,我报在“资讯”版特别开设了关注“十二五”专栏,深度解析未来五年特别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民生等各领域的发展大计。

  中国和世界都在期待,中国将在“十二五”时期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再创新辉煌。

  NO.3 2010“两会”特别报道

  新闻“大战”中特色取胜



  “学术声音在‘两会’上越来越响”,在今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我报派出的“特别报道”小组发回了这样振奋人心的消息。回想3月,乍暖还寒,记者在会场内外“围堵”代表的场景仍历历在目。每年的“两会”,都是各大媒体竞相关注的热点。如何在这场新闻“大战”中脱颖而出,做出自己的特色,的确是个不小的考验。

  请学者谈“两会”,反映学术界关心的“两会”——带着这份区别于其他媒体的关注,3月9日出版的2010“两会”特刊,整整四个版面的报道,受到学者一致赞扬。1版采访侧记《把中国信心直播给世界》,真实生动地呈现了国内外媒体、与会代表在会场内外积极专注的工作场景。2、3版“学术视角看中国”,约请了全国政协委员唐双宁、朱和平、黄维义、胡海岩,全国人大代表许江、屈雅君等从学术视角出发,结合各自提案,解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众人关心的话题。4版“两会代表谈社科”中,本报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汤小泉,以及葛剑雄、张景安、图登克珠、李修松等“两会”代表,他们就惩防学术腐败、科研经费、学术评估等人文社会科学界的热点话题发表了独到见解。

  社科界学者对现实问题的高度关注,以及非社科界人士对学术界成长的关心,在采访中都给记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3月11日刊登的后续报道中这样写道——在“两会”讨论中,哲学社会科学界的提案和思考引发了各界关注,以扎实、严谨的学术研究作为基础的声音在“两会”上越来越响。

  NO.4 2010上海世界博览会

  从文化意义上走向世界大国的标志性事件

  4月30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在黄浦江畔盛大开幕。在184天的展览中,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300多万人次参观者走入世博园。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汇聚了人类的创新思想、创新设计、创新动力,它在展现一幅未来城市生活的美好画卷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与世界和谐发展的宏伟愿景。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陈恒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世博会实际上拓展了一个国家的公共空间和公共文化,世博会展示的各种文明成果对一个国家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成功举办奥运会表明,中国已经加快了融入世界的步伐。在这一背景下,上海世博会的顺利召开必将成为中国从文化意义上走向世界大国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上海世博会正逢其时,它发出了中国的时代强音——只有和谐,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梦想才会不断延续,城市才会让生活更加美好。上海世博会提出以“和谐”作为城市发展的理念,必将成为世界共同的思想财富和奋斗目标。上海世博盛会散发的耀眼光彩,也映衬出中华民族孜孜以求实现民族复兴的决心,激励着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

  NO.5 第16届广州亚运会

  激情盛会 和谐亚洲

  11月12日,第16届亚洲运动会在万众瞩目中隆重开幕,来自45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9704名运动员参加此次盛会,其主题为:激情盛会,和谐亚洲。这是继1990年北京亚运会后,亚运会再次在中国城市举办。亚运60年的发展历史铸就了亚洲体育的辉煌。随着规模的不断壮大,亚运会已逐渐成为主办国综合国力的一种体现。每一届亚运会的举办城市,都会借助亚运向亚洲、向世界展示自己在传统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魅力和成果。

  16个日出日落,激情与梦想齐飞,超越与感动同在。广州亚运会是一场充满激情与活力的盛会,同时,“和谐亚洲”也道出了广州人民、中国人民的期待。面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进一步成为亚洲的共同追求。亚运会,已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盛事。

  亚运会带给广州的不仅仅是全新的体育场馆,更是一种文化的洗礼。亚运文化与本土文化结合在一起,将留给举办城市诸多“亚运遗产”。中山大学教授李宗桂认为,亚运促进了广州城市的建设发展,增强了市民的凝聚力,同时政府公共管理水平提高了一个层次,市民的参与意识逐步增强。广州市市长万庆良说,我们尤其看重通过举办亚运会影响、带动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追求新的生活方式。

  同样,亚运的文化遗产不只是一个城市的,应该是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昇认为,世博会、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仅展示出中国的大国形象,更彰显出中国正在用一种更为科学、先进的理念引领着这个世界。

  NO.6 玉树“重生”

  现场呈现“中国式救灾”

  4月14日,高原深处的玉树,瞬间牵动了亿万人民的心。汶川大地震的阴云尚未驱散,美丽的玉树又呜咽流泪。2220人遇难,70人失踪,12135人受伤。地震以其无情之拳击碎了玉树人赖以生存的家园,而与这场深痛灾难相对的是中国人尊重生命、彰显力量的顽强抗争。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奔赴灾难现场,深入西宁、玉树一线进行采访报道。在玉树地震废墟现场,他们跟随最后一次大规模拉网式搜救;在结古镇城市中心格萨尔广场,他们见证藏民做酥油灯供灯法会,为遇难同胞照亮往生的路;在玉树机场,他们目送志愿者护送孤儿到西宁读书;在救灾棚前,他们捕捉到灾民展露的笑脸;在临时搭建的板房里,他们记录下玉树孤儿的琅琅书声。

  一篇题为“‘中国式救灾’:尊重生命 彰显力量”的现场报道、一组名为“玉树‘重生’——渴望与希望”的系列图片,展现给读者一个在废墟上重新站立起来的玉树,一个有血有肉、有泪有笑的真实玉树,和一次“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式救灾”。

  那些饱含关怀的图片、催人泪下的故事,那些努力寻求危机处理和应对之策的话语,不仅仅体现了新闻记者的职业敏感与责任,更反映了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在面对重大理论现实问题时,深入实地、观察研究,为完善我国减灾救灾体制机制贡献自己力量的拳拳之心。

  玉树不倒,青海长青。在这场灾难里,我们的记者用笔触和相机记录下了悲壮与重生,用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文字与情怀书写了一笔闪亮的民族精神。

  NO.7 灾害报道

  学界关注现实重大问题



  2010年,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从西南五省区特大持续干旱,到直逼1998年的特大洪水,从玉树地震到舟曲泥石流,从全球变暖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于国家和人民来说,都是莫大的考验。

  应对气候灾害、地质灾害,无疑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性的重大课题,需要自然科学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联手攻关,破解难题。对于社会科学界来说,灾难发生前后,如何提高预警应急机制,如何完善救灾减灾体制机制,如何做好危机应对与社会治理,都是应当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注重大现实问题,是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所在。每一次重大气候灾害、地质灾害发生后,《中国社会科学报》都迅速作出反应,约请人文社会科学界和自然科学界的专家学者就灾难发生、社会治理和灾后重建等众所关心的话题进行解读,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3月,西南大旱。我报刊发了题为“西南大旱的现实成因与历史镜鉴”的头版文章,记者就“北旱南涝”是否转向为“北涝南旱”这一问题进行了追问,并从大旱灾反思自身行为方式——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的欠账,最后从历史视野中发掘“防灾救灾”策略。

  从全球看,今年太不寻常,7级以上的大地震可谓频发。带着一系列问题,本报记者在玉树地震发生后,立即采访了地震、科技、哲学和心理学相关专家共同为地球“把脉”。这篇题为“把脉地球:地震灾难的反思与应对”的文章刊出后,立即受到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洪水背后的社会治理与历史经验》、《莫道“天”不语 寒暑总关情》、《学者建言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救灾重建》等其他几篇针对气候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报道,也无不折射出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对现实与民生的深切关怀。

  NO.8 学风系列报道

  正本清源 急学术界之所急

  学术研究,是千秋之事;学风,是保证千秋功业屹立不朽的根基。近些年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取得重要成绩和长足进步的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在学术氛围、学术风气上也出现了种种弊端。

  学术不端行为的屡屡出现,败坏着中国学术的声誉,制约着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祛除弊病、端正学风,还学术界的清正与尊严,已经迫在眉睫。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界的阵地,作为有责任、有担当的学术媒体,《中国社会科学报》深感在引领学风问题上责任重大。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报》特别花大气力策划了“学风系列报道”。《学术界尤其要风清气正》、《学术基础折射学者治学水平》、《慎启学术大工程》、《从学术评奖看学风》等一篇篇振聋发聩的报道,直击学术界种种歪风邪气。

  题为“治学先要正风气”的“特别策划”严厉指出——学风问题正在侵蚀学术肌体,学者自律和体制规范仍是端正学风的关键。该“特别策划”邀请了国内外十余位专家学者共议学风问题的症结与出路。学者们发出“学术资源配置不合理必然导致学术腐败”、“学术研究不能简单量化”的意见,提出了“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学术评价制度”、“寻找引文规范与鼓励创新的平衡点”、“学术期刊不要做学术腐败的推手”等恳切的要求和建议。

  学风系列报道一经刊发,立即被多家媒体竞相转载,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学者在给报纸的来信中这样写道,“贵报策划的这一系列报道,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开国内先河,直指要害,定会引起学界深刻反思。读后意犹未尽。”

  NO.9 《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一周年专刊

  “一报一刊”与中国学术同行



  在7月初这个绿树荫浓的时节,我们迎来了《中国社会科学》创刊30周年暨《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1周年的日子。7月2日,刊庆座谈会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陈奎元为“一报一刊”题写贺词。陈奎元为《中国社会科学报》题写的贺词是:“永葆科学精神,坚持实践标准,弘扬优良文风。”为《中国社会科学》题写的贺词是:“传承中华文明薪火,谱写社会主义华章。”

  在“一报一刊”庆贺生日之际,各地学者发出共同的祝愿,希望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一报一刊”在未来岁月中,继续引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不断展现中华民族独具世界意义的当代智慧和时代精神。

  前行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已经启程。正如纪念特刊头版文章中所写的那样,“在过去的岁月里,因为有一批又一批矢志追求真理的作者、读者与我们同行,所以我们走得坚定而执著。未来的路虽辽远但充满希望,让我们一起前行!”(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封铭)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