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意渐浓,春色不远。转瞬2010年即将过去,一个新的开端就要到来。
中国的2010年,是在疾风骤雨中经受考验,并焕发出华彩的一年。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历史上少有的洪水、大旱,金融危机余波的震荡,国际局势的诡谲风云……从不同的侧面冲击着中国。然而,“地经绝塞驼偏壮,天入隆冬柏未凋”。由五千年悠久文明和13亿中国人组成的万里长城,在艰难困苦中愈益坚固、巍然。面对困难,我们万众一心,不但成功实现了灾后重建,而且保持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世博会和亚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坚强的中国,强大的中国,充满自尊与自信的中国。
这一年的中国,既谱写着华章,又规划着未来。新世纪的头十年,中国延续着并发展着民族复兴的伟大奇迹。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出台,让世人看到了世界上最大执政党宏伟的战略眼光,科学而高超的全局掌控力。中华民族复兴事业前景光明,复兴路上的中国人将活得更加充实、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只有伟大的时代,才能产生伟大的学术。
当代的中国学术,承载着甚多的期冀、甚多的重托、甚多的刺激、甚多的干扰。在传统与现代、科学与人文、激情与理性、规范与创新、理论与实践、中国与世界中,我们正进行着艰难的探索。我们期待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以服务国家,升华文明,并与国际学术展开平等而不失尊严的对话。然而,“礼乐百年而后兴”。学术的振兴,从来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2010年的中国学术,在探索中一路走来,既有硕果也不乏教训。然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学术传统,始终是我们前进的基础和出发点。唯有如此,中国学术才能真正做到不负我们这个时代。
2010年,年轻的《中国社会科学报》,与祖国同在,与学术同行。
一份优秀的报纸从来都有自己的理念。这一年,我们坚持用学术的眼光、人文的视角,报道中国,观察世界。在及时反映当代学术前沿、趋势与最新成就的同时,我们始终提醒学者别忘记中国学术当有自己的追求。在对现实的观察与分析中,在与学者广泛而深入的互动中,我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重大学术话题。从社会形态与历史观、《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国家认同、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构到复兴路上的国民心态;从抗美援朝60周年的学术缅怀、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的历史反思到中国特色军事现代化;从治学先要正风气、强调学术基础已迫在眉睫到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建构……《中国社会科学报》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呈现了中国学者对国家、对民族、对自身命运最真挚、最深沉的思考,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知识精英的心声与追求。
《中国社会科学报》是真正献身于学术事业的报纸。从曹操墓现场到文物造假作坊,从泉州小矮人墓到永昌骊靬村,从敦煌莫高窟到湘西老司城,以及关于绝学的系列采访,我们的记者走出书斋,深入边疆,深入乡村,深入荒原,发出一篇篇“独家报道”。这些报道反映的都是重大学术课题,尤其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重大问题,期待着我们的学者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
2010年,在学术理论大报的创业路上,我们经历了太多的辛苦,也品味了成功的幸福。365个日日夜夜,2400多个精致版面,2300多万字的精编文章,无不凝聚着我们的心血,这是我们对国家、对中国学术,爱的表达!
时光荏苒,激情犹在。2010年,见证了国家的成功、学术的探索、《中国社会科学报》的成长。今后的路,漫远而悠长,让我们一起前行!(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方为 张平)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