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价值无可替代 2010年马克思主义研究回顾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1-05 09:10: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研究热点的凸显与新方向的崭露

  □张亮

  照常理推测,由于正处于2009年和2011年这两个具有重大学术题材的年份夹缝中,2010年度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可能会比较平淡。不过出人意料的是,尽管没有出现“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回顾和总结”这种让整个学界都为之瞩目的焦点议程,但本年度的研究状况的确表现不俗,出现了不少让人眼前一亮和充满期待的看点。

  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正在成为一个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的热点,是本年度最大的一个看点。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各个组成部分中,历史唯物主义是与现实关系最为密切的理论构成之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理论界曾爆发过多次与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的争论。它们都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起到了积极作用。不过,在世纪之交前后,该研究进入了一个相对低潮期,尽管以有关概念和原理的正确理解为中心的学理研究从来都没有中断过。近几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陆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它们都成为需要历史唯物主义去分析、解答的新课题。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以原本发生在个别学者之间的争论为起点,历史唯物主义研究逐渐复兴起来。本年度召开的第十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和第六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不约而同地将自己的主题锚定在历史唯物主义问题上。《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期刊更是刊发了近百篇论文,就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内涵、当代形态和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充分的探讨。一个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的学术热点正在形成中!在学界已经习惯众声喧哗和自说自话的今天,它的凸显特别令人感到欣喜。

  党的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获得了爆发式的发展。如何深入持久地将该研究进行下去,成了摆在研究者们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2010”将“共同思想基础与共有精神家园”确定为年度主题,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关系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探讨。而“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中国和英国经验的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则在比较的视野中,探讨了如何在社会转型期继续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构建反映时代精神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形态等问题。

  基于精良文献的经典作家思想研究的再度启程,是本年度的第三个看点。进入新世纪以后,围绕马克思主义文本学研究,学界曾发生了持续时间较长的争论。通过这场争论,人们形成了一种日益自觉的认识,即经典作家思想研究必须以可靠精良的文献为基础。2009年,中央编译局在充分吸收国际最新文献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译出版了10卷本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的《列宁专题文集》,为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权威的基础文本。以其出版为契机,沉寂了一段时间的经典作家思想研究开始重新启程。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基本完成研究重点的时空转换,是本年度的另外一大看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迅猛,在某种意义上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最具活力的一个学术增长点。然而,在大多数研究者眼中,国外马克思主义基本上就等于佩里·安德森意义上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而事实上后者在70年代以后已经迎来了自己的逻辑终结,在它终结之后的废墟上,国外马克思主义进入了多元发展的当代新阶段。针对这种情况,10年前,有学者发表笔谈文章,呼吁学界关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此后,非“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筚路蓝缕地发展起来,并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果和越来越大的影响。不过,当前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格局究竟如何?对此,学界一直缺乏直接的总体判断。这个问题最终在本年度召开的第五届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上得到破解。从时间上看,70年代以后的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已经明确地取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成为研究的绝对重点,并在“英国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思潮、齐泽克研究等领域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学术聚集。从空间上看,除了德法这两个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输出国外,英美俄日韩等国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思潮也开始得到重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年度中韩两国学者在仁川举办了第一届中韩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围绕马克思主义文献学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和中韩特色的发展道路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亮 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新境

  
□仰海峰

  经过前些年的讨论,学界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一个共识:即历史唯物主义体现了马克思哲学的根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当前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有了进一步的深入。

  第一,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阐释。过去一般认为马克思先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然后将之运用于政治经济学批判,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而深入研究马克思的思想可以看出,只有当马克思提出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的资本逻辑批判时,才能真正地将自己同过去的政治经济学及社会主义思潮区别开来,在这个意义上,资本逻辑批判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层内容。在此基础上,有学者深入讨论了《资本论》中资本逻辑与马克思哲学的内在关系,揭示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意蕴。这些研究不仅开拓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视野,而且为从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的学科整合视角来研究马克思思想提供了方法论与研究思路上的思考。

  第二,历史唯物主义概念系统的重新审视。有学者通过反思马克思及当代思潮,提出了实践构境论的解释系统,以此作为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新构架。有的研究通过反思传统的阶级、社会形态、拜物教、国家等概念,一方面澄清其本来含义,另一方面通过反思当代思想与历史以赋予其新内涵。还有的研究通过反思当代社会问题如财富、货币、危机等,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化提供一些概念工具。而如何从总体上提炼出一些内容丰富、逻辑严密、合乎马克思思想和当代历史的概念构架,是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第三,历史唯物主义与思想史关系的再思考。将历史唯物主义置于思想史的发展中,更能看出马克思思想变革的意义及其进一步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一方面,学界的讨论极富启发意义。(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仰海峰 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

  领域哲学:开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新视点

  
□王新生

  近些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的领域哲学研究在我国悄然兴起。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的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等诸多领域哲学的繁荣,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领域哲学的蓬勃发展促使我们从根本处思考,它所带来的活力究竟来自于何处?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的领域哲学无疑是从特殊的领域出发研究哲学问题的,但是这些领域哲学的特殊性从根本上说却不在于其研究领域的特殊性。这一显见的特殊性只是表面的。无论是经济哲学、政治哲学还是文化哲学,都不应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些特殊领域中的应用,而应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特殊活动方式和特殊存在方式。例如,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不应仅仅理解为关于政治事物之反思,而应理解为通过对政治事物的反思而理解人类世界的学问。在这里,政治事物不仅仅是一个特殊的场域,更是思入人生和世界切要问题的一个特殊视点。在这个特殊的视点上,不仅政治问题,而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问题都能得到合理的展开。

  就此而言,领域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带来的活力并非来自于哲学研究的领域分化所导致的研究的细化或专门化,而是来自于理论视角的特殊性。正是这些特殊的理论视角,激活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未能关注到的理论问题,开启了传统视阈下未能开启的实践视阈。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的领域哲学研究,将会在未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不断扩大其影响,成为极具活力的理论领域。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王新生 单位:南开大学哲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新进展

  
□何萍

  2010年,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最注目的,也是最值得总结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方法论的讨论。在此之前,我国学术界从未展开专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方法论讨论。然而,就在2010年,国内很多重要报刊以论文、书评、综述等多种形式刊登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方法论讨论的成果;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也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方法论作为2010年度年会的中心议题之一。

  概括起来,201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方法论的讨论主要围绕着五个问题展开: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书写问题。这个问题的讨论不像以前那样仅仅强调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逻辑当做一个相对独立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这实际上是要求改变以往那种以经典著作解读作为书写方式,或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的原理为主线的书写方式,建立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书写方式。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要开展断代史和专题史的研究,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各个部分的深入研究。第三,马克思、恩格斯哲学的关系和如何叙述的问题。第四,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进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以及如何评价、如何叙述的问题。第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如何进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以及如何开展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比较研究的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还明确地把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研究定为2011年度年会的中心议题。

  这五个问题的提出和讨论表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正在形成学科自觉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无论在书写框架还是在研究内容上,都面临着一个大的突破。这一突破,会逐渐改变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哲学原理的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各自为政、彼此独立的格局。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何萍 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新观点

  
□冒佩华

  2010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对于人们关注的经济学的理论建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本经济制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

  围绕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设,2010年国内理论界在以往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讨论。有关学者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中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包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等;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问题进行了探讨,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着力点和方向等问题;提出了直面现实式的中国经济学分析方法、经济学与实践的关系、经济学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等问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者认为,要真正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根本转变发展理念,坚持以人的发展为导向,确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发展理念。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学者们提出,在需求结构方面,重在提高居民消费率;在产业结构方面,重在发展现代服务业;在要素投入结构方面,重在实现主体的自主创新;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重在寻求绿色发展。而要真正做到以上几点,学者们认为最关键的还是制度(包括体制、机制)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这一基本制度必须既不能搞私有化,也不能搞单一公有制。在处理公有制为主体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关系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者们几乎一致认为,以公有制为主体不是实行单一公有制,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搞私有化,必须把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冒佩华 单位: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危机走势与社会主义发展趋势——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扫描

  
□刘淑春

  从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这个学科领域来说,从宏观上看,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走势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趋势仍是今年学界关注的中心问题。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年会的主题就是“变化中的世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也曾召开相关主题的学术会议,出版了《国际金融危机与资本主义——低潮中的世界社会主义思潮与理论》等相关研究成果。学者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和预测了金融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内部、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前景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影响。

  今年,国际金融危机进入第三个年头,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例如,危机的中心从美国移向欧洲。欧洲债务危机从希腊开始在几个国家出现连锁反应。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垄断资本为转嫁危机,从经济(如贸易、货币)、军事、地缘政治等领域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全面施压。所有这些现象都是金融经济危机不断显现的后果,受到学界的关注。我以为,世界发展的客观现实推动了学界的理论研究,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学者们在研究危机现象时,都不得不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中寻找理论武器。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范围的劳资矛盾突显,工人运动呈复苏态势。广大雇佣劳动者不甘承受危机的代价,奋起反抗,示威、游行、罢工事件接连发生,其规模和组织性实属苏东剧变以来罕见。国外共产党积极应对新的形势,改变行动策略,从防守转向进攻,努力提高工人的阶级意识。这些新的动向与社会运动、工会运动、社会主义运动的相互关系问题,自然成为学界关注的另一个问题。学界同仁或从世界宏观角度,或从国别微观角度,发表了大量关于国外共产党、社会思潮、工会运动最新动态的跟踪研究成果,中国社科院马研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部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部的学者还作了一项“奠基性”的工作——初步建立了国外共产党数据库,并形成了以中青年为骨干,专门研究欧美、独联体、亚州等地区的共产党、工人运动的科研团队。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应对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考验与挑战这一问题,可以说是学界研究的重中之重。学界对“中国威胁论”、“中国模式”等问题的认识更清醒,对策建议更切实。学界发表了大量关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关注民生,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问题的研究成果,意在为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刘淑春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本报记者 郭潇雅/采访整理)

  马克思依然不可取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动态

  
□汪行福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以重创,经过两年的努力,虽然全球经济开始复苏,但新的危机风险仍然存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主权债务危机就是征兆。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不妨以法国马克思大会的“危机、反抗和乌托邦”三大主题来概括。

  齐泽克认为,“9·11”事件标志着新自由主义政治方案的破产,金融危机代表着新自由主义经济乌托邦的失败。在对危机的分析中,一些人把它定义为金融危机。当前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生活都全面金融化了。为了维持高利润率,金融机构不断推高资产价格,制造金融泡沫,当前的危机是价值规律的强制恢复。另一些人坚持认为,危机根源是马克思所说的利润率下降趋势,其实危机倾向早就存在于资本主义体系之中,当前的危机不过是长期积累下来的矛盾的总爆发。

  总的来说,金融危机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造成重创,但不足以撼动它的统治能力。在后危机时代,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了紧缩政策。这些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在一些国家中引起激烈的抵抗,法国多次爆发了全国性工人罢工,其他西方国家也出现大规律的学生抗议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反资本主义的政治策略和组织形式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危机和反抗必然唤醒对新社会秩序的向往,如纽约左翼论坛的主题是“重新点燃激进想象之火”。关于未来社会的前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仍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柯亨认为,追求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是最符合人性的制度。伊格尔顿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是文明与文化的对立,前者代表着个人主义、物质主义和市场的残酷竞争,后者代表着团结、互助和共同体的要求。梅札罗斯和福斯特等人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决生态危机,使人类与自然重归于好。阿明认为,全球资本主义危机为全球主义的社会主义运动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激进左派思想家主张回到共产主义观念。阿兰·巴迪乌认为,共产主义是唯一有意义的哲学问题。齐泽克强调,我们生活在一个终结的时代,只有共产主义才能解决生态危机、技术风险、知识垄断和阶级对抗等问题。奈格里和哈特认为,新的非物质生产形式已经为实现个人独特性和多样性基础上的新共同体提供了现实条件。

  总之,我们生活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资本主义野蛮性在发展,新的斗争和反抗力量也在积聚,未来的前途取决于两种力量之间的斗争和博弈,马克思主义在这个时代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汪行福 单位: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报》马克思主义版2010年盘点

  
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报》刊发了大量马克思主义文章,出版30余版,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多个研究领域,作者队伍覆盖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今年恰逢《共产党宣言》汉译本出版9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报》于8月17日用1—4版的篇幅,刊发了“特别策划”“《共产党宣言》与当代中国”,在学界引起了较大反响。

  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社会科学报》“马克思主义”版特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栏目,刊发了《中国模式与社会主义的未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人文解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七议》等多篇理论文章。

  关心党和国家大事是《中国社会科学报》“马克思主义”版的应尽之责。在这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版刊发了大量研究成果。例如,围绕上海世博会,“马克思主义”版在5月13日刊发了《从展品预见未来:马克思恩格斯眼中的世博会》等文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后,又组织了十余位专家学者深入领会五中全会精神,撰写了多篇研究文章。

  今年是列宁诞辰140周年、恩格斯诞辰190周年,为表纪念,“马克思主义”版分别于4月22日、11月25日编辑出版了纪念专版,刊发了数篇专题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